排名不分先后
1.《巴黎烧了吗》by 拉莱·科林斯 /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巴黎绝不能沦于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一情况,他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
德军已占领一千五百多天的巴黎是座饥饿的城市,“六页报纸可以在十二分钟之内烧开一公升的水”,鸡在壁橱里啼鸣,兔子在浴缸里吃草。电影院依然有人光顾,“四个人在自行车上按每小时十三英里的速度蹬六个小时所发的电,可以放映两场电影”。跟开篇这部分带着点黑色幽默的描述相对的,是严肃但没那么热血的法国抵抗力量的内部角力。子弹还没打出去,不见血的战场上已经斗得不可开交。
现实本身永远比虚构的更有想象力,能迸出许多小说家都嫌太意外太夸张的情节。巴黎解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仿佛也是众多意想不到的小事故推波助澜的结果。如果戴高乐乘坐的那架飞越英吉利海峡的飞机少了一百二十秒的油量,或者那个藏身于阁楼上的德国人冲着车里的一个法国后脑勺开了一枪,我们所知的历史又会是截然不同的样子。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跟滔滔洪流比起来,它展示的更多是细节和分镜,从想回家的德国士兵之死,到将简陋的法国国旗再次悬挂于埃菲尔铁塔上的一场竞赛,让人想到的都是“时间的针脚”这种字眼。
2.《二手时间》by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 ,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 … …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 、所经历过的东西,所以说是二手时间。”“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 ,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 , ‘首先是一个大时代被偷走了 ,然后是他们个人的时间被偷走了 。’”
被巨大的“阵痛”填满的一本书,又因为这些诘问、痛苦、惶惑和疾呼来自真实存在的人物并有着如此可比拟的现实意义,而格外让人产生后怕感,好比大家没事挂在嘴边的《1984》。信仰、主义、战争,战争就是和平,因为灌下肚的无数酒精总要有处发泄,仇恨总要找到出口,领袖总要拥护。然后领袖换人了。“我赶不上变化,我属于那些赶不上车的人。本来在奔向社会主义的火车上 ,人们突然间换乘了另一列开往资本主义的火车 。我迟到了 … …”——眼熟吗。
“‘不知怎么 ,未来并没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 ’一百年过去了 ,未来又一次没有到位 。出现了一个二手时代 。”
3.《女巫》by 儒勒·米什莱
“女巫诞生于何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从绝望时代开始。’”第一部分语言更有厚重又浪漫的诗意,与其在说女巫这一群体的起源,倒不如说更像是描绘了一个女性的灵魂和肉体,在魔鬼、凡人和宗教的多重作用下,从普通农妇化为吞吐黑雾、在某种诅咒下长生的悲惨生物的过程。第二部分类似于“案例学习”,语言更写实之后,悲惨程度反而加剧了。虚伪的、残忍的、掌握了话语权和无边作恶能力神职人员们,花样翻新又一成不变地跟“魔鬼”做着斗争。对欧洲宗教史了解有限,所以有些部分读得囫囵吞枣了。
4. Nothing to Envy by Barbara Demick
"We have nothing to envy in the world."——一首歌颂朝鲜的歌曲里这么唱着。
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脱北者”对于“故国”的回忆,和我们预期中的描述相去并不远:饥荒、封闭、盲目信仰——直到现实太过“证据确凿”,让人无法再盲目下去。这些人的“脱北”过程(或许是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敏感,所以至今没有简体译本?)和他们抵达韩国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是很有趣的切入点。
一个跨过DMZ叛逃的士兵表示,他的“顿悟”瞬间是同僚向他炫耀来自美帝的指甲刀“多么锋利”的那一刻,一个海军军官则是听到韩国广播剧里两个家庭主妇争夺停车位——“他们的车竟然多到没有地方停放!”
本书成书时,金二代大概还有两三年好活,人们那时候感叹的是,“这个政权竟这么坚挺”,结果这个西洋镜现在还是上演得很热闹……
5. How to be A Brit by George Mikes
怎么才能当个像样的英国人?
“When people say England, they sometimes mean Great Britain, sometimes the United Kingdom, sometimes the British Isles— but never England.”
——或许可以从理解“England”这个词开始?(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
作者在四十年代写了名为“How to be an Alien”的幽默小册子,(很准确地)描绘了外国人眼里的英国:讨论天气、茶、交通、公务员、阶级,甚至还有性生活——虽然只有一句话“CONTINENTAL people have sex life; the English have hot-water bottles”。当然,在二十年后的update里,作者表示一位英国女性读者对这个过于简短的描述表示了不满:“You are really behind the times. In this field, too, things have changed and —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 techniques have advanced. We are using electric blankets nowadays.”
这实在是太好笑的一本书,让人无法决定应该节选哪一段,因为最后可能会节选出大半本。最出色的仍然是四十年代写就的那一段,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update就显得没那么独特,八十年代的那一段还略显cynical(帝国的江河日下,etc.)。但是,作者也是在这一时期变成了猫奴。
所以,要是女王养得不是柯基,而是英短的话,说不定现在还是日不落呢(……)
6. Isabella:The Warrior Queen by Kirstin Downey
读人物传记的有趣之处在于,对于读者来说,一切早已成定数,只要感叹其中的或悲壮或辉煌或曲折离奇就好;这“过去完成时”曾是主人公的“现在进行时”的感触,常常要在看了一阵之后才生发出来,于是哥伦布承诺的“热带海岛、遍地黄金”,瞬间有了“食人蛮族、梅毒肆虐”的重重危机。“since the Queen judged him worthy of being her husband, and loved and respected him so much, we cannot say that he does not deserve to be compared with her”。末尾处对Ferdinand的一段评语,很能说明本书的立场。
7.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by Thomas Foster
这本的中文版叫《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不是那本很热门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作者还有另一本《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真是好多人生经验啊。
Bill Bryson(写《万物简史》那位)如果写文学导读的话,大概就会是这种风格的——轻松愉快、毫不正经。光是本书的章节名称就已经很能体现这一点了。
作者在前言里提到,这本书的第一版后来被美国挺多高中拿来当做文学课教材之一——基本能说明,这是本非常门外汉友好的”文学鉴赏入门手册“。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用浅显和实用(且风趣)的语言教读者怎么样才能不只是单纯地当个看热闹的读者。
以及,书末尾有大家最爱的书单。
8.《天真的人类学家》by 奈吉尔·巴利
这本书的初印象,有点像小时候看三毛写撒哈拉——混乱、热闹、敲盆摔碗般无序的愉悦感。愉悦这一点自然是聪读者角度说的,在放臭屁的山羊和以“明天的后一天的后一天”计算时间的多瓦悠人间厮混的田野人类学家,更像是个在年久失修的过山车上备课的白人苦力。作为英国人,作者不负众望地在描绘他“山花烂漫”的非洲原始乡村生活同时,不遗余力地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调侃,对其研究学科的思考也穿插其中。在对更多混乱的期待中,研究告一段落:因为一场不寻常的黑色毛毛虫瘟疫,人类学家终于还是没看到多瓦悠人的割礼。这根本不意外嘛。
9.《田园将芜》by 江子
“故乡叫下陇洲。……一场大水把洲给冲走了。那场大水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而被冲走的洲成了一个无法追问的悬念,成为所有消失的事物和情感的隐喻,一个关乎时间和流水的寓言。”对风雨飘摇,仿佛在洪流中东倒西歪的乡下故园的全方位回味。并没有任何农村生活体验的人,也可被其中平实而有乡土诗意的叙述打动。时间永远单程向前,冲刷走所有的臣服和不轻易就范。田园将芜,乡村不会是永恒的。
10.《阿勒泰的角落》by 李娟
阿勒泰那些角落里的风光,被李娟写出来,质感仿佛口感扎实的面条、没遮没拦的白花花烈日、入夜后从破门板外钻进来的寒风和冬季揣在年轻姑娘怀里带着奶香的羊羔,然而那些东倒西歪的土坯房子、几个月不见人的荒村、千篇一律的风沙和公路、不知出口在何处的日常生活,细想起来又分明荒凉得可以,于是更觉得这一整本的描写和感触,是这样不可思议,就像哈萨克人看到裁缝铺里养的那几尾金鱼时,觉得这种生物神奇到简直跟那暴土扬场的世界格格不入,连讨价还价的语气都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