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1.打针有些疼:儿童的耐力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里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2.不要捉弄孩子: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3.给小板凳揉揉疼: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5.长大要和某某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作者是教育硕士学位,教师教育作为她研究的领域之一。
诗写的好,细腻,文字功夫很好。
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的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写了20多万字的书稿。
书写的通俗且非常专业。
前言:读到一则寓言。关于玉的故事。雕琢的好不好,关键是看自己手中的是锄头还是精细的雕刻工具。
把玉比作是孩子。
直接举例说明,通过认识一位博士,介绍了博士的高素质,高学历,为人处世,工作的成功,但是在培养孩子方面非常失败。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没有回答大人的话题,就严厉训斥孩子必须马上回答大人的问题。这在作者剖析认为孩子在2岁的时候还没有建立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孩子对他的话也不在于,当下哭闹一番。大人坚定的说要必须把孩子的毛病纠正过来!
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对世界的各种好奇,正是对作为对未来真正的学习研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无端地打扰孩子,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以后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