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细毛等会儿去敲瓢去”我大伯吩咐小时候的我和我堂妹。
很多年以前,在我小时候的村子,有一种习俗就是正月十五晚上要找出各式器皿,握在手里随意拿个棍棒轻轻敲打就能发出噼里啪啦各种声音,一般情况都是家里的小孩子在做这项业务,不光是敲,还要一边敲一边唱着配套的词谣:“正月十五敲破瓢(一种老葫芦的皮从中劈开而成的器)老鼠下儿不成苗,正月十五敲破鼓,老鼠下儿不成股……
这种词谣我大伯可以念出一长串来,大意就是驱赶老鼠及害虫,希望来年的粮食能储存好,年末又能过个丰盛的年。
现在这项俗业已经基本没落了,主要原因是物资丰盛了,条件也渐渐好了,盛藏粮食的谷仓都是水泥做的,老鼠也根本没法打洞了,再说老鼠在屋外就能饱腹酣睡,无需再与聪明过自己的人类斗智斗勇了。
而屋外则更为热闹,村子里头由村民自拍自嗨的划汗船、闹花灯、还有我们黄梅人独有的黄梅戏已经在稻草场上开演了。锣鼓声、叫喊声、歌唱声融合一起盘旋在稻草场上的空中,旁边从泉水井中刚刚冒出的还带点白色烟雾潺潺流水在河边欢唱着由上向下奔跑不息,它今天也很乐。
我伯父他们对这项大热闹总是没那么上心,他们只关心家里的老鼠少没少,几年之后由于爱热闹的那几个带头人慢慢的老了,加之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这项元宵庆典也慢慢消失了。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在自己出生时的家乡过过元宵了,也不知还有哪些让人缅怀的仪式。
自从生活在广东惠州以后,中国的这些传统的节日,甚少能找到中国味儿。
我爸以前常跟我说,要入乡随俗。可我总也找不着这儿的乡俗在哪里。渐渐的我明白了,乡俗其实在人的心里,文化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我若喜欢热闹,正月十五买些烟花,和孩子们说说笑笑一起看烟花绽放,岂不开怀。我若喜欢清净,楼上摆个座椅,泡上一杯好茶,抬头赏月,读读唐诗宋词也很乐嘛。
正月十五闹元宵,象征着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