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观观的第118篇原创文章
我生于上海,长在上海,每年春节我都在上海过年,但某种意上来说,我也是异乡人,懂你的乡愁...
终日奔忙的神州大地,只有春节才会放慢脚步,等待出游的鸟儿回到眷顾的窝巢。
家乡是胡同、是弄堂、是田野,是老宅、是红门、是青瓦。眼前的人和事,已经略显陌生。几句方言、寥寥家常,瞬间拉回熟悉的节奏。这几天,时间是静止的,酒桌上、饭局旁,没有赵处、Michael,只有阿三、大宝。在这里,再也用不端着,你就是你自己。
回到家乡,才发现,其实从未离开过。无论天涯海角,它就软埋在你心里的某个地方 。
可是过不了几天,你慢慢觉得,家乡是割不断的愁,家乡也是守不住的寞。
1 家乡的人,让你格格不入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好像只有吃喝。吃喝这个玩意,边际效益衰竭的很快。第一顿很满足,第二顿过得去,第三顿就厌恶了。现代生活,物质已经充裕。过年那些好吃的,和平时大餐没啥两样。更多时候,我们渴望的是精神文明的补充。
于是你开始尝试引导家人探索有意思的主题,大的可以聊聊经济形势,小的可以讨论家庭理财,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可是,走进自己家或者亲戚家的家门后,你会发现大家的认知偏差许多。比如,你和没买过大城市房子的人说房价,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这一刹那,我们才猛然间意识到,时代的烙印重重地打在每个人身上。你和家乡人的思维间的是有差距的,夸张点说,已经形成思维阶级的偏差。
2 家乡的房价,让你看不懂
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涨,楼市成功去库存,也成就了家乡的房价翻番。那些曾经破旧的街区,正在以不可思议地速度被改造崛起。更神奇地是,房价用更快速度野蛮生长,单价一万以下的还真不多了。
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你,一开始觉得挺便宜。可是环顾四周后,你才发现小地方的房价其实更贵。房子周围没有靠谱的医院,优质的学校,更要命的是,这里的房子只有居住价值,几乎没有二手市场,没有流动性,更谈不上投资了。我的助理回到了老家宿迁,告诉我作为江苏最穷困城市下的几十万人口小县城,房价也达到了房价7000。要知道人口千万的重庆、长沙的房价也才刚破万。
不用怀疑,小城市的楼市在未来很多年内没有前途。
3 家乡的生活方式,让你无奈
在大城市里习惯高速节奏的你,享受起了慢生活。可是很快你竟然开始不适应慢,京东快递要三天,再也没有隔日到。饿了么、大众点评上这些似曾相识,但又寨气浓浓的名字,实在按不下那个提交键。
你也怀念起大城市里呆板生硬的流程规定。在这里,看病需要找关系、户口身份证要找关系,看似灵活的关系社会,其实是在增加无尽的沉没成本。
你身上的家乡气息已经一点一点剥落,不知不觉中异乡的人情世故,已经对你完成价值观的改造。那些家乡的理所当然,让你觉得不以为然。
4家乡是真爱
吐槽也好,抱怨也罢。我们对家乡,抑或期盼,抑或失望,归根到底源于我们深深地热爱。我们在大城市里住进各种各样的房子里,有买的,也有租的,但那不是家。只有从小长大的地方才称得上是家。
我们这辈子,住所终究会越来越多,家永远只有一个。你在家里,看到自己小时候那些旧时的面貌。瞬间的开心快乐会充足你内心的能量。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那些陈年往事,留住你坚强的瞬间。恋旧,不是囿于沉沦,而是是要追忆过去的快乐,刻下曾经的不足,铭记失去的遗憾。用家乡的归属感作为挑战未知世界的勇气,用缺失感和饥饿感,奋战新开局的目标。
我生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在上海的老宅中,不用像其他的朋友一样,离开熟悉的城市,可我也有回不去的家乡。
我在老宅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后来买了房,搬了出去。但是出于对老宅的念旧,很多年里我都会时常回去看看。那一道道油漆剥落的木门,铁锈斑斑的栅栏,晚饭时间空气里弥漫着红烧肉的香味,瞬间勾起儿时回忆:街边摊、梧桐树、小板凳、四国大战。
突然有一天,接到老爸来电,老宅要动迁了。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很快就到了搬离老宅的日子。我拿下摄影机拍下老宅里每一寸角落,封存下这最后的告别。
少不更事地我把镜头推向老爸:“最后几分钟,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老爸:“一辈子盼望动迁,真到了这一天,有点舍不得。这个房子里承载了一生的回忆”....
镜头前后,两个男人的眼角都有些湿润。我从老爸的话里能听出一丝乡愁和怨恨。上海对于新移民是站不住的远方;对上海人却是回不去的家乡。伴随大城市发展,辗转迁移的原住民,其实也都是离开家乡多年的异乡人。
我会铭记自己的家乡,因为这里有青春的记忆,埋藏着遗憾、成就、快乐、泪水。不时地回到这里,找寻熟悉的感觉,化作心流和动力。
我会遗忘过去的不足,因为我终归不属于这里,在外面的世界,有更大的一片天空等着我,装下更大的未来。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拉扯着我们不停奔跑。片刻喘息间,我们努力回头看看出发的地方,怀念那份温存,但是我们从不会走回头路。
魔都财观公号后台
回复“金融”,获取:推荐图书
回复“代持”,获取:房产代持合同
回复“咨询”,获取:购房咨询实战案例
回复“利率”,获取:月供和房价计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