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周游世界

小的时候,不懂啥时梦想,现在脑海里的印象是大概上小学的时候,过年,大人们聊天,我在边上屋子听闲话,听他们说,表哥晚上梦游了,说大晚上的,这孩子踏拉个鞋去阳台上转了一圈,然后回去又睡了,我当时特别想笑,而且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当即告诉我说,这件事不要和任何人再提起,你哥哥会生气的。这算是我对梦想的第一次深刻的体会,梦游。

后来,大一些了,身边的同学每逢假期都会出去玩,什么海边,什么游乐园,什么大公园,我哪儿都没去过,就只有羡慕的份儿,好在那会自己对出去玩也没啥概念,不知道出去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但是我会默默地告诉自己,等长大了,我也要出去玩。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有过这样的论述,成年后的梦想和儿童时期的心理缺憾有很大的正相关。

看来这个理论应用到我自己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我开始给自己规划,其实那时的我,可能还不知道规划是啥意思,只知道自己应该需要很多钱,而且应该有一门技艺在身,这样走到哪里都可以挣饭吃,还有就是自己需要强健的体魄,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周游世界?那会貌似正流行一句话,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忘记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啥了,但是这句话我是记住了,因为当时我正在想自己的梦想该如何实现。

再后来,上班了,稳定了,发现自己的时间不是很多,钱挣得也不多,于是整天琢磨着怎么能多挣点钱,好出去玩啊,那会又开始流行“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于是我就开始学英语,学计算机,考文凭,我甚至参加过计算机维修的培训班,现在想想,自己当时也真够拼的。

一切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每年的年终总结,都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因为又要写上大段的套话,虚话,表决心,然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翻看每年的单位年终总结,你发现除了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之外,其他很多地方还是很相似的。

但我自己却有自己的总结,比如今年参加了什么什么培训,考取了什么什么证书,然后明年考上了研究生,然后怎么怎么样,总之,每年的收获不少,按我身边一大哥讲的,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干这个就干不了那个,想了解一个人,就看看他每天都干点啥,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我当时心里美滋滋的,以为大哥是在夸我,有点自恋的感觉了。

其实那会的生活很充实,白天上班,下了班去上课,每天跟赶场似的,晚饭经常是路边的鸡蛋灌饼或者煎饼,以至于我现在仍然对这两样东西有着深深的感情,下了课,基本回到家就该洗洗睡了,然后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不知道我离我的梦想还有多远,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一定在我梦想的路上。

生活继续忙碌着,我居然有了女朋友,然后我就把我的梦想告诉了她,她很开心,也愿意帮我一起实现我的梦想,但是她也坦诚的告诉我,她没啥梦想,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类型。但我发现,她也一直在学习各种班,英语,文凭,各种。

后来结婚了,有了孩子,生活更加稳定了,钱比原来挣得多了,小康的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位子,都差不多了,但是忽然发现,能一起出去的时间越来越少,没孩子的时候钱少,有了孩子,能出去的时间少了,梦想在哪儿呢?

然后在各种场合的聊天中,我发现很多朋友的梦想都是周游世界,环球旅游,很多人的梦想比我的“计划”要具体的多,旅游需要多少天,多少钱,住几星级的酒店,去哪些国家,哪些景点,又有哪些好吃的,米其林餐厅的星级,性价比,这样看来,我的梦想太虚幻了,不过也还好,自己一直在看关于周游世界的书,什么《我睡了**人的沙发》,什么《穷游世界》,什么《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各种书籍,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周游世界,并不是一件触不可及的事,just do it,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那天和朋友聊天还说,现在写书容易,利用暑假办个签证去澳洲打个工,都能出本书,要是办个移民,能出个系列了,大家哈哈一笑而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