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一下:本文以山东新高考情况为例,其它省市略有差异。
在新的高考改革中,高考录取实行全新的“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将”唯分数论“录取变为综合全面评价,其核心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要求考生保证学习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评价对全体考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中,都对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等情况有明确要求。
但目前,学校、家长、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认识不到位,甚至有很多教师、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无关紧要,这是非常大的误区。殊不知,高校在这方面的配套改革正在快歩进行,在不久的将来,全社会都会对综合素质评价有全新的认识。
应该怎么做?
就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来说,各省市的标准大致相同,略有差异。
在《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中提到,将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学业规划,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职业倾向、学科特长等方面的全面认识,确定考生心仪的专业和大学院校,并根据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现状等制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以确保考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心仪院校和专业的“胃口”。
其次,结合考生的专业和学校录取条件,帮助学生设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及成果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综合素质,引起大学的兴趣与关注。
何时开始?
从升入高中开始,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科特长等,做好学业规划,做好“6选3”,选择好心仪学校和专业要求的必选科目,选择好能提高考生总分的优势科目;同时也要科学安排时间,利用双休或假期时间,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的五项内容,小步子,慢节奏,让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满足未来所学专业和学校的要求。
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