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印度片《嗝嗝老师》,近年来印度片总是能拍出那种经典大片,特别能触动我们的心弦,催人泪下,也许它能满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真情与感动吧,这令我十分上瘾,这种具有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题材加上催人泪下的演绎绝对符合我们饥渴的现实需求,令人大呼过瘾。
记得我看过一部纪录短片,大抵内容是记者通过采访各国人民,介绍电影对全世界的影响。
意大利人说:“电影让你体验其他人的生活。”
法国人说:“我喜欢为一部电影倾倒,带来永久的顿悟。”
美国黑人说:“能触动你的电影最棒,从每个层面影响你,使你借此作出改变。”
美国白人说:“电影是全球通用的语言,电影就是魔法,魔法是全世界共通的。”
电影能让我们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就和小说一样,电影更具画面感要呈现出来难度更大,真怀念大学时候每天看一部电影的时光,因为我记得高中时候班主任英语老师说大学时候要多看电影,她大学时候就把所有经典电影都看光了,看电影真的是一种享受,感觉自己多活了好几辈子,这种享受比看书来的更真实,更让人上瘾。
好了接下来可能会有些剧透,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还是不要接着往下看了,以免影响你们的观影体验。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话:“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确实我们生来都一样,不管你有什么缺陷,在学校里都应该平等对待,中国发明科举制度,应该是我们最平等的机会了。因为在学校里,成绩代表着一切,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并不会因为你家里穷却看不起成绩第一名的你,反而我们会很佩服。在我们成长过程决定我们将来成就的应该就是自我发展心理,很多人小时候总是活在质疑声中,我自己也是,让我们很难拥有自信,做事情畏手畏脚的,这很大程度会像后遗症一样遗留在我们的大脑里,以至于长大成人后在与人接触的社交关系中特别容易出问题。如果你想要改变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最重要的人,就像“嗝嗝老师”一样去用心对待他们,相信在我们教会他人的过程,我们自己成长的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