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百年武汉

下午,陪孩子去了参观了知音号白天戏剧生活体验场。演出在晚上,白天仅开放码头剧场部分空间,让我们得以进入复古剧场内,体验百年前的老武汉风情。

《知音号》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是湖北省推动“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是武汉市“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武汉市长江主轴文化轴亮点项目,在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了一艘具有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及一座大汉口码头,船和码头即剧场,活现大武汉当年文化。

据腾旅e卡预约景区上介绍,根据季节及游客年龄层次已推出了多种主题参观模式,其中“花样年华”、“小报童”、“小船长”已经成为体现长江文化的经典白天模式。

我们貌似没赶上。可乐拽着一束气球开始在各个楼层翻飞。幸好今天有爸爸在,我得以喘口气。

船上冷气开得很足,仿佛真的与外界隔绝了。适逢一楼有一场读书会的读者见面会活动:“邂逅知音,百年武汉——知音号阳光读书会。”我便寻了个位子坐下。但见台上三位身着长衫、旗袍的中年男女手捧着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我的前面坐了两个穿旗袍的女子,约莫四十多岁,剪裁得体的旗袍越发衬托得她们身材曼妙,略显低沉嘶哑的背景音乐中,显得如此和谐、熨帖。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初的老武汉。


最早对武汉的印象,源于池莉的一部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那会儿子正读中学,感觉武汉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盛夏的晚上家家户户把席子、竹床搬到马路牙子上,人挤人人挨人,就那么地睡。我虽生长在农村,自幼也常常跟着父母把席子铺到房顶睡,但总比睡马路要私密一些吧,房顶还有风,空气也好,天刚蒙蒙亮就卷铺盖回家了。那时节,心底里对武汉人民油然而生起同情怜悯之心。

当时万万想不到,我大学毕业后竟会远别父母跑到武汉来“造业”(”遭孽“的湖北方言异化读音)。后来,随着在武汉安家落户,竟慢慢习惯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要是哪个月不带娃去东湖绿道遛一圈,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期一个多月的规划师课就要结束了。我不敢说我能为其他孩子的规划的多好,至少,对自己的孩子启蒙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我...
    裘立佳阅读 1,410评论 0 0
  • 几多船只几多愁, 车入金陵不曾留。 多少王朝匆来去, 只系江水日更久。 ——写于2019.06.06昆山至商丘班车...
    夏矛阅读 1,235评论 3 2
  • 生病了,才会去好好的对待自己,才会去思考如何和自己相处。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自己对话。 总以为忙碌...
    端木醉蝶阅读 1,066评论 0 0
  • 雪,落入黑夜, 成了黑色。 是电影,在午夜 从熄灯的窗口传出。 婴儿啼哭。音乐来自内心。 月亮是年轻人遗失的纽扣。...
    彦良阅读 1,053评论 0 1
  • 文字拥有怎样的力量呢?让我们听听尤今的说法吧。 能扭转乾坤的,只有文字。把亲爱的孩童化成一只只可爱的绵羊,将他们放...
    争做一棵悬崖边的树阅读 2,93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