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11-滥好人和诱惑者
先说一下滥好人,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希望和每个人都成为朋友,所以,就以温和得的方式与每个人相处,虽然这样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但是却感觉很压抑,这种压抑来源于自己好想在为别人而活。一个我非常要好的朋友说,我是一个滥好人,我不应该将自己的友谊和情感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真正的好友就是五个指头可以数过来的,其他人可能就是我的一厢情愿。刚开始,对好友的言论不以为然,直到我读了安兰德的《源泉》后,我才理解了活出自我,而不是活成一个二手人。之后,我改变了相处方式,我学会去筛选什么样的朋友值得深交,什么的样的人应该远离,即使我以这样的方式去做了,但是也还是会看走眼,因为毕业的时候,自己认为相处得很好的朋友,却在不知不觉中断了联系,而且再也没有联系过。
在社会中,处事需要一种圆滑和老练,但是交友可不需要这样,交友需要的是一种原则,一种关于品格的原则。滥好人在这里并不适用,因为以滥好人的方式交到的朋友也会因为你的滥好人而离开。
进入工作后,遇到一位女同事,她采取的就是文中的方式,让你觉得亏欠于她,让后让你去服从她,在与她工作期间,因为她也觉得你对她有所亏欠,便对你发各种脾气,而且连这种脾气都打着“我是为了工作,我是为了你好”的口号。直到你无法再忍受这种“套路”,只好远离,并尽量避免与她一起从事某项工作。且在我看来,相比权利者、依赖者,这种方式更像一种慢性毒药,你觉得这是不对的、不好的,但是你还没有理由去反抗这种套路,直达压抑的受不了,只能远离或者转移这种愤怒。
对于这样的滥好人,敬而远之,并设置一个亏欠底限,即超出这个底限便说明这种亏欠本身就不合理,这时 ,只能拿起快刀斩乱麻了。
至于诱惑者,看似只是涉及“性”,实质是对“兽性”欲望的一种运用,兽性即人性,他们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兽性都是某个人做出选择最优先考虑的事情。不过,这也只是诱惑者的一厢情愿了,或者说这是诱惑者自以为是的自恋罢了。除了兽性,我们还有理性、还有道德等等,这就是诱惑者所忽略的,诱惑者只活在自己构造的“兽性”世界中,而没有看到这个真实的世界,以及真实世界中所不同的个体。
评论中看到一句话:“有力量的人最无助,无私的人很自私,性感的人害怕没有魅力;因为无助所以更需要力量,因为自私所以需要大家都看见无私的表现,因为担心没有魅力,所以要不断得到性感……,阳中有至阴,阴中有至阳,原来如此”。这个评论很厉害,无论是支配者、依赖者、迎合者、诱惑者,看一下他们的背后,你才会发现,他们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又让他们不得不建立这种保护壳和处事方式。所以,作者提到,逻辑本身没有对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这种逻辑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并遇到更好的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