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昨天刚好是腊八,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喝了点腊八粥。不管正宗与否,都在赶着这点传统的味道。就好像冬至那天要吃饺子一样,其实我们都知道吃不吃都不会冻掉耳朵,但我们还是会在那天,问一下小伙伴,今天吃饺子了没?
说到这,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新年。对,是小时候。好像我长大了后,对新年在没有那样的期待了,也好像,时间逝去,年的味道也变得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过年,真的是从腊八过后就开始期待了。所有的一切都要在那一段时间做一次最全面最彻底的整理。妈妈会在腊月二十四左右开始大扫除,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把所有的家具擦洗的干干净净,把所有能拆洗的东西全部拆下来洗,院子里挂满了衣物,床单,窗帘,小孩子就在那里面跑来跑去,玩着躲猫猫,笑闹的声音传上云霄。
洗完了收拾干净了,第二天妈妈就要开始做各种好吃的了。我家有一罐历史久远的老卤汤。那个年头,我家的卤汤相当有名,邻居都会来借卤汤,或者拿一些鸡肉,鸡爪过来让妈妈帮着卤一下。妈妈早早洗好了鸡,鸡爪,牛肉,把一些新的卤料包在一个布袋里,丢在锅里,然后放下整只的鸡,肉……等所有东西都卤煮的差不多了,最后会卤鸡爪,鸡杂等。那一天,家里的小孩子是绝对不出门的,个个围着妈妈和灶台,等妈妈拿着卤好的肉出来,就嚷着想吃,妈妈总是会往几个小馋猫嘴里塞吃的。小孩子就那样吃的饱饱的,更本就不需要正餐什么的。最后每个人手里拿着鸡爪再跑出去找小伙伴。这一天幸福感爆棚,比什么都满足。
之后的记忆都有点模糊了,脑海里大事件总结起来就是把一切收拾的干干净净,把吃的准备的充沛,各种肉食,面食堆满大盆子,各种糖果,瓜子,花生也放在柜子里。爸爸忙着贴对联,窗花。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在过新年的时候都是从里到外准备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就等初一那天穿。大年三十那天妈妈会把我们几个小孩也洗的干干净净的,全家人早早吃了团圆饭,就等在电视机前面看春晚。妈妈则还要一直忙,她要边看电视边包饺子,等到24点钟声响起,个个圆胖的饺子出锅,每个人都会在吃点,然后爸爸带着我们出去放炮。午夜十二点,在我看来,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全国的人们都会在那一刻放着一串串鞭炮,各种烟花噼啪的窜上天空在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孩子们在星空下笑得热闹,拍着小手到处去猜,下一朵美丽的花会在哪里盛开。那一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忘了寒冷,脸上的笑看着那么舒心。
大年三十是要守夜的,无论平时多早睡,这天晚上妈妈都不管我们。小孩子精力在旺盛,熬到一两点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个终于心满意足的睡着了,嘴角都是肉的香味,糖果的甜味,睡梦里全都是美丽的烟花,开的热烈,不休不止。
虽然睡得晚,但大年初一一定是要早起的。爸爸会早早起来放一串鞭炮,妈妈早早的起来煮好汤圆,荷包蛋,就开始一遍一遍的催我们起床。大年初一不能睡懒觉的,要不然一年都睡不清醒,妈妈总是这么说。于是小孩们一个个迷迷瞪瞪的起来,从里到外穿好一身新衣服,洗漱完毕开始吃新年的第一顿饭。汤圆里和昨夜的饺子里一样,会有妈妈放进去的钱币,谁吃到了预示一年的好运气。吃完早饭,穿上外衣,小孩子们就要出门拜年去了,整个村里都是小孩子冲来冲去的身影,各种新年快乐的吉祥话,孩子的们的笑闹声,村子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绵延不断……
这种回忆让我觉得温暖。随着小孩子各自长大,成家立业,我们中很多人离开家乡去到别处。有时候想,不论在这个城市生活多久,都始终缺少一种归属感。过年的时候总想回到妈妈的身边,确无奈,自己现在也是有了新的一家子人,我也成了孩子的妈妈,那种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的年和小时候已经差别太多了。人们过新年的方式也不同了。有人是带着一家子人去饭店,包下一桌子饭菜,省时省力,家里人难得在一起,就要好好聊聊。也有人带着一家子人去旅游,早早订好其他地方的酒店,去别的地方感觉和自己家里那边不一样的氛围。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回到那个有妈妈在的地方。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年,这样的年,让人分外的踏实。
儿时的新年,那种味道一去不返。但是关于记忆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鲜明。妈妈早早教会我,年就是除旧迎新,就是做最好的准备,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