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我报名参加了沪江网上李参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的学习,听了前5课,感触颇深。
时间管理不是只用某个技巧或方法就可以搞定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换某个零件就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达到轻松流畅高效的状态。
我们为什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整天忙,但也没出什么成果,重要的事还是没有进展?因为我们的自我管理系统没有搭建起来,做事凭感觉,大脑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多事一起涌过来,搞得你焦头烂额,应接不暇,效率低下。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瞎忙,没有秩序和混乱的状况,必须把原来的“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彻底改变,把原来的“我”换一个“系统”,成为具有另一个处事风格和思维方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来一个质的变化,才可具备持续的行动力,每天高效地工作和做事。怎么改变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目标,即通过对时间和自己的管理,达到一种轻松流畅高效的状态。工作上和生活中该办的事都办了,而且比较轻松,一切都井井有条,有大量空余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接下来是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这个一定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拿我来说,现在是自由教师,网上教课,时间比较自由,但还是觉得事情多而杂,很多书要看没时间,手机电脑资料要整理没时间,家里环境乱糟糟,也没空打扫。这些分析也只是大致的情况,要更具体到每一天24小时是怎么度过的,需要做时间开销记录,把每天的活动都记录下来,分析哪些时间做了什么事,大致的分布比例,只需要分析3-7天的就可以。
我做了这样的记录并分析了之后,发现有两个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1. 看手机时间平均占到12%,而学习的时间平均只占9%。所以需要大量压缩看手机时间至
1-2小时。
2. 每天起得太晚,一般8点多才起。需要提前到6:30起床。每晚不熬夜,11点前睡觉。
对自己的时间花销有个明确的概念之后,下一步就需要对自己需要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收集和分类了。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哪里收集这些待办事项?以前我们都是把大小事情都记在脑子里,提醒自己记着要去办某事。这是混乱的根源!凭大脑来收集杂事太不靠谱,大脑并不是记忆的好工具,除非你有超级大脑,最好的记忆工具就是写下来!用纸笔或手机记录下待办事项。
收集完后,把所有事情按轻重缓急分类,哪些是立刻去办的,哪些是可以暂缓处理的,哪些是可以委托别人代办的,哪些是可以删除的。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就是“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而不是同时做几件事,分心,像杂技演员,同时抛接几个球,应接不暇,结果一件完整的事都做不成。
这里李参老师课上还提到了两个需要注意的要点:
1. 如何收集杂事和想法?为了避免遗忘和事后回忆,最好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或便利贴,
想起来什么需要做的事就记下来。绝对不能靠脑子收集和记忆。因为有些好想法好点子是
转瞬即逝的,需要随手记下。
2. 使用什么工具来搭建你的收集系统和清单系统?答案是选适合自己的,可以是纸笔加上本子,也可以是专门的手机app,如日事清,滴答清单等。最好几种工具搭配起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