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
2275
两载光阴如水逝去,我又站在这条路的起点。表盘上的数字跳动着,一如往昔。05’11”的配速,138的心率,17.82公里的距离,这些数字在两年后的今天,以惊人的相似重现。黎明时分天空尚未完全苏醒,路旁的树木似乎也未增高一寸,就连远处停放的车辆,都仿佛停留在时光的某个角落里,从未移动。
跑步的人最知道,没有两步是完全相同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的特步跑鞋记录显示已行驶999.97公里,恰似生命的计时器即将归零重启。鞋底的花纹已被磨平,却依然认得这条路上的每一处凹凸。
2276
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柏油路上,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记得两年前的此刻,同样的朝阳,同样的光芒,甚至同样的疲惫与畅快交织在身体里。时光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闭环,让我同时存在于过去和现在。
跑步何尝不是一种冥想?双腿交替的前行中,思绪却得以超脱身体的限制。配速稳定在5’03”,步频维持在187,这些数字构成了跑步的节奏,也暗合了生命的节律。我们总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这条跑道,就是我的锚点。
或许所谓天意,不过是我们潜意识里的选择。两年间,我跑过无数不同的路线,城市的街道,郊野的小径,海滩的边缘,但今天,在无意识的指引下,我又回到了这里。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生命需要某种参照系来测量自己的成长。
2277
21.21公里的半马距离,1小时47分06秒的用时,与两年前相差无几。数字如此相似,但跑步的人已经不同。那时的困惑如今是否解开?那时的坚持如今是否还在?跑道不会回答,它只是静静地延伸,容纳所有奔跑其上的脚步。
阳光渐渐充满,天空由橙红转为深蓝。我的脚步依然稳健,呼吸节奏分明。这条路上,我遇见了过去的自己,我们并肩跑了一段,然后他又消失在时光的拐角处。
跑步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更快,而是如何在不同速度中保持平衡。最快配速4‘42”时的冲刺,慢至5’35”时的调整,都是跑步的一部分,如同生命中的起起落落。那条心率曲线,记录的是身体对运动的响应,何尝不是心灵对生活的应答?
天意或许存在,但显现于日常的选择之中;命运或许注定,但实现于每一步的坚持之下。999.97公里的跑鞋里程提醒我,万物皆有始终,但结束即是新的开始。当我终于跑完全程,朝阳洒满道路,时见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停下脚步,看着表盘上的数据,与两年前惊人相似,却又完全不同。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天意不在别处,就在每一步落地的坚定之中,在每一次呼吸的深度里,在那条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跑道上。我们重复着过去的路线,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测量自己已经走了多远。跑道依旧,跑者已新。这或许就是最大的天意——生命总是在循环中前行,在重复中成长,在相似的表象下,完成着永不重复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