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宝放学后,我看着红姐捎回来的课本是国学。老师也在群里说,今天的作业是家长要带着孩子把国学的第1第2页复习完。并且最少要复习十分钟,还要把那个复习的音频,发到家长群里去。
做好准备工作后,我先给宝宝看了看她班上小朋友的发的学习视频,然后就带着淇宝一起来念。我想象的画面是我念一句她念一句,妈妈长发飘飘,宝宝可爱认学。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句的时候,这个小朋友还老老实实的跟着我念,可是当我念到第二句:“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的时候,她就开始不配合,老是念第三句,“为人子出必告,为人子出必告”。
我脾气很好的对她说:“宝宝不可以这个样子乱念哦!你要跟着妈妈念。来,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可我闺女无视我好脾气的劝说,一个劲的还在那说,为人子出必告,出必告。而且还东张西望,一点都不集中注意力,根本就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此反复几次之后,我的火就噌一下子上来了。
看着她那一点都不认真的样子,我真想把她拖过来,打她一顿,可理智又不允许我这样做。于是我只能压住心中的怒火,冷冷的看着她。刚开始她还觉得挺好玩,后来在叫了我几声之后,发现我不但不理她,还一直在冷冷的看着她,她就开始伤心了。用被子蒙住头,小声的在那啜泣。
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并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这是我亲生的!亲生的!然后又面带微笑,帮她把头上的被子拿开,还好脾气的问她,宝宝你怎么哭了呀?我闺女一边抽泣,一边问我:妈妈,你不喜欢我了呀?
我面带微笑把她搂在怀里,说:“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儿。你看你们班上别的小朋友啊,课文都念得这么好,你比他们还要厉害哟!来,妈妈带着你,我们再重新念一遍好不好啊?
然后这次闺女很配合的跟着我开始念,一直都念到了第八句,她就念不下去了。我也没有再说她,就把手机拿出来,录好音之后,就发到家长发到群里了。并且还搂着她,亲了亲她,也夸奖了夸奖她。
这件事情反映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孩子对学习不上心,第二,我的态度不好,一不合适就想发火,甚至还想打她几下。
其实孩子只是复印件,父母才是原件。宝宝对学习不上心,我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从她上小班起,我并没有对她的学习有太多的上心。总觉得孩子还小,她在幼儿园玩好就行了。可是人家别的小朋友的父母有很多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上心的。他们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放学回来,家长会带着孩子,把当天学的再复习一遍,并做好作业,每天都如此。而我,心血来潮的时候,会认真地辅导一下她的作业,大部分时间对她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是不那么上心的。所以,现在宝宝都上中班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其实是我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为了能教育好孩子,也看了不少关于亲子方面的书,关于怎样教育孩子,也能说出个123的理论来。可是当闺女不听话惹我生气的时候,有时我会和颜悦色地给她讲道理,告诉她错在了哪里。可有的时候我控制不住自己,会冲着她发火,还会大声批评她,甚至还会打她两下。
养娃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们极其困惑地思考这些毛病都来自哪里时,会猛然间发现孩子只是像镜子一样照出隐藏在我们身上的种种问题。尽管这个发现会让我们哑口无言、难以接受,但是它的确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自己。
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我们在教育自己。学会了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才能更加轻松地走在养娃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