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骑到学校后,第一时间先回宿舍,那帮叽叽喳喳的“小燕子”们都不在,再打开手里的塑料袋一看,那七八个西红柿大都咧开了嘴,流出红红的汁液,文君用水简单冲了一下,一口气把西红柿全部都吃了。
想到爸爸为了自己奔波的高大背影、妈妈那差点让自己吃撑的西红柿,文君的嘴角微微带了笑,似乎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
文君心中的风帆重新鼓起来,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她就坐在了书桌前。看着那些熟悉的数学公式、优美字句,她就像回到了老朋友的身边,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慢慢沉浸到书香中去。
文君是很善于总结学习方法的,她发明了一种“联想法”,比如在学语文时,看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她就联想到地理知识——济南的经纬度、气候特征……,再联想到历史知识——济南的历史名人、革命战争……这种联想使她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了乐趣。
“一直这么学习下去,该多好啊!”文君心里想。当若干年后她和爸爸妈妈产生一场巨大的冲突时,她又说过这句话。
文君此时并不知道,很快,她人生中的第一场“爱情”就来打扰了。
在一个午后,文丽突然听到家里的院门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慢性格的文丽慢悠悠地穿过家里的小院子。8月的小院子很是丰富,高大的樱桃树已结了红果子,一棵棵五颜六色的花儿正绽放。文丽边欣赏着边走到了院门口,嘴里问着“谁啊?”同时拉开了门闩。
门口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说了句:“别人让我捎来的。”递过来一只牛皮纸信封就跑了。
文丽接过信封一看,上面落款是“文君收”。文丽的好奇心陡然升起,此时妹妹和妈妈一起出去买菜了,家里只有文丽一人,而偏偏信封没有封上!“不看白不看!”文丽几乎没有考虑,就快步走回房间,抽出信封里的信先睹为快了。
信毫无疑问来自一个男同学,他介绍自己是高三另一个班上的,说文君不一定认识他这个“癞蛤蟆”,他已考上了某海事大学,自己的梦想是将来当船长。他鼓励文君好好复习,凭着文君扎实的学习基础,明年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还说自己也是复读一年才考上的。
文丽看着信,觉得又新鲜又好玩,同时心里也隐隐地生出一丝羡慕——怎么没有人给自己写信呢?
文丽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赶紧把信放好,等妹妹回到家后,就使劲控制着做贼心虚的表情,表现出自己对信的内容什么也不知道似地,把信递给妹妹。
文君有些惊讶地接过信,走到里间去了。这边,文丽赶紧去向老妈报告“军情”。
没想到妈妈并没有如临大敌,她问了一下男生的名字和信的大致内容,然后对文丽说:“不要再和你妹妹说起这个事,有个男生喜欢她,她的心情好,这可能会对她的学习有帮助。”
多少年以后,当文丽也长成到妈妈当时的年龄,她再回头望望这段历史,觉得非常佩服妈妈的智慧。妈妈面对女儿在学习的关键时期,可能会发生的“早恋”,没有不分青红皂白予以制止,而是给了女儿适当的空间和尊重。
确实,寒风只会使人裹紧衣服,而阳光才能让人脱下衣服,敞开心扉。
一家人再也没有在文君面前提起这件事,同时,文君也表现得风平浪静。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桂花飘香的九月,文丽去省城继续学业,文君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