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聪,今天晚上将会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一个关于和孩子亲子沟通的话题分享,那么,希望朋友们能够在今天晚上的课程当中有所收获。
今天我会和大家分享关于亲子沟通的12个表达误区,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曾经走入这样的误区,导致和孩子的沟通达不到一个良好的效果?之后我会告诉大家一个跟孩子良好沟通的一个公式,有了这样的一个公式,我们在未来和孩子的沟通当中就会更加的顺畅。
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今天能够通过线上微课的方式和大家进行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在新的一年当中,我们不断的持续学习,能够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
我们都说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而所有的关系问题可能都是出在沟通上,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沟通,那么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关系,所有的问题呢,都可以非常顺利的得到解决。
在今天我们正式的开始和大家分享主题之前呢,我给大家来先举一个小例子啊,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假如说今年春节你的孩子呢,收到了100块钱的压岁钱,可能是长辈给的,这个孩子呢,才四五岁的年龄,还不太会花钱,但是孩子知道这个钱是给她的,她也非常开心,晚上呢,把这个钱就压在枕头底下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呢,这个孩子就兴冲冲的跑到你和爱人的房间,然后拿着一张被撕成两半儿的钱,很开心的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想好了,我想把这100块钱给你们两个人花,我已经把它平均的分开了,你们两个一人一半。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想啊,就是既然我这样问了,大家都会经过一番理性的思考去回答,会说哎呀,宝宝这个钱不可以这样啊,这个钱撕开就不能花啦,或者怎么样哈,就是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心平气和的态度,因为我们提前心里有一个预设,假如说没有这个预设的话,看到这个钱被撕成两半,我们会不会第一个条件反射就是,哎呀,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你怎么把钱给撕呢?我们可能就会脱口而出这样的话,对吧,那这个时候呢,孩子就会感到很惊恐啊,因为他在他的那个年龄的认知当中,他还不知道这个钱撕开就不能花了,他只是知道大家哎,把这个钱都看的很重要,好像这个钱也是一个好东西,既然这个钱是好东西,我就想把它拿给爸爸妈妈花。所以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呢,就会去让孩子受伤,他会觉得他的一番好意,却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效果,它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我想啊,就是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其实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一个共情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先去感受孩子内心的那份想,去把好东西分享给爸,妈的那份美好的心情,那我们先去跟他共情,然后再帮助他去解决问题,或者是教他知识。
所以我想呢,在面对孩子的这个举动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呢,一定是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看到你能够把最珍贵的100块钱拿出来给我们,你自己没有留啊,就完全毫无保留的给我们来分享,我们两个特别特别的开心,也特别特别的感动,宝贝儿你真棒。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啊,那样这样的话,那孩子他以后他继续撕钱怎么办呢?我不是应该第一时间的把这个钱应该是保持完整才有效的,这个知识告诉她嘛,我觉得先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要先接住孩子的这个情绪,先感知到他的好意,接下来再去教他,或者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到银行去,然后直接的问,这个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哎宝宝,把我这个,把这个钱撕开分给我和爸爸,我感到很开心,由这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说这个钱是不可以撕开的,撕开就不能花了。那这个时候呢,我们既感受到了孩子的好意,也让孩子知道了爸爸妈妈对他的这个行为的啊,这种认可,同时呢,也教会了他啊,怎么做才是更正确的,我认为这是更完整的,或者说更有效的,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们在生活当中其实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啊,就是说,我们所表达的跟孩子的情绪是相错位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很激动的对妈妈说,哎,你看我用这个泥,嗯,垒了一个城堡,你看好看不好看呀,妈妈我棒不棒啊[呲牙],就说妈妈说什么,说你就知道玩儿土,你看你把身上弄的你弄的跟个泥猴子似的,回家我还得给你洗衣服,每次把衣服都弄这么脏,你知道妈妈洗衣服很辛苦的。
这个时候呢,你告诉了孩子,让他保持衣服的整洁,但是呢,却让孩子在玩儿土的过程当中呢,他那种快乐的情绪就一下子都头泼了一盆凉水。所以说呢,我认为我们要想学会沟通,真的就是先去跟孩子进行共情,就是你要先跟他的情绪接得上,然后先去了解她在做这个行为的时候,他的那种情绪跟他的情绪对接上了,接下来的沟通呢,才能够真正的有一个非常顺畅的通道。
那我们来说一说在亲子沟通的过程当中,家长容易出现的12个表达误区啊,这误区都总结了12条,大家看一看有没有自己,偶偶尔呢,会出现某一种类型的这个错误啊,打个比方,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家了,对妈妈说,妈妈,那个我们老师特别不公平,我和小明,我们两个的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他嗯,只批评我[流泪],没有批评,小明了,假如说你是家长,你会怎么来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来回答?
那接下来呢,我就把家长容易出现的这个表达误区呢,一一的跟大家分享,列举一下,我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偶尔呢,也会因为啊,情绪太过于焦虑啊[流泪],毫无思考的就冲口而出,用了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一些伤害。
第一种呢,就是命令式的,比如说孩子说啊,老师就批评我,不批评你小,明明是我们两个人作业都没有写完,为什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呀?这老师太过分了[发怒],太偏心了,太不公平了[发怒]。这时候家长就是说,你不要怪老师,你好好反省你自己,你下次把作业完成,就不会挨批了,你管那么多干嘛,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就是典型的一种命令式的,那这种命令式的就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发言权,往往呢,就是专制型的家长,就特别容易用命令的口吻去跟孩子讲,孩子满腹的委屈[流泪],同时呢,还会在心里对你也特别的不服气,本身在老师那儿,他觉得感受到了不公平,回到家里呢,家长不理解,还对他又施加了一层压力,那这个孩子内心的这个委屈会更多。
第二种呢,就是教训型的,对孩子说,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你就是应该的,你还怪老师偏心了[发怒],老师批评时那是他的权利,你作为一个学生,你就应该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做了错误的行为,你还指责老师,你这样合适吗?这就是典型的一种教训,就好像一个大法官一样,我来裁决你和老师,你们俩谁对谁错[发怒],而且呢,往往是站在老师那边去攻击自己的孩子,那你想想,孩子在心里面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第三种呢,是说服型的,我们会对孩子说,哎呀,我看老师是非常公平的,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都进行一遍批评吧,那批评你也就是批评他了[发怒],批评他也是批评你[发怒],你们两个批评谁都是应该的[发怒],只不过说那个你是正好比较倒霉呗,就批评着你了,他其实在批评你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是?
他在批评你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是在批评其他的同样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嘛,其实也就是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这是我们对这个孩子进行的一种说服,让孩子揉揉肚子,把这个气咽了算了[发怒]。那其实这呢,也会让孩子觉得你说了跟没说一样。那孩子会说,那我为什么这么倒霉呀[流泪]?既然批评谁都一样[发怒],那为什么批评的不不是别人反而是我呢?这还是会让他在心里面不舒服,并没有帮他把这个情绪理顺。
第四种呢,是威胁性的,对孩子说,下次你要敢完不成作业,就是老师不批评你,我回来我也得揍你[发怒],怎么着了,老师批评你还批评错了[发怒],下次你要落在我手里,再让我知道你作业没有好好完成,你给我走着瞧。这典型是对孩子的一种威胁,那但凡是用这种威胁的口吻跟孩子进行对话,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这个亲子关系怎么样,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第五种沟通方式呢,听起来就会比较柔和一点儿,就会提建议说,那个我知道你今天被老师批评了,你心里不舒服,但是呢,吃一堑长一智,对不对?你要记住今天这个教训,今后呢,每天我们都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话,老师肯定就不会再批评你了,能把作业完成的更优秀一点,老师说不了,还会表扬你的,这是给孩子建议啊,就是我告诉你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按照我的做法去做就好了。那这种建议比起前面的那个教训命令啊,还有这个威胁啊,听起来是稍微柔和一些,但是呢,这个建议孩子会不会吸取呢?孩子听了你这个建议是不是会在心里面就特别特别的认可呢?我觉得这中间还是要有一个问号的啊。
接下来呢,就是一种贴标签了,那这个贴标签儿呢,就会对孩子内心的伤害,我觉得是比较深远的,会让孩子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你看我们平时就经常会说,你就是什么什么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一个爱磨蹭的人,你这个人就是死鸭子嘴犟的人[发怒],你这人就是不愿意去承认错误,你就是这样的人,你看就是一旦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把这个标签儿网孩子脑门儿上一贴,那孩子在潜意识里,他就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既然就是这样的人,我的行为就要符合这样的人应该有的那种表现,那么你说你就是一个好磨蹭的人,那孩子肯定会特别按照你的要求去磨蹭,是吧?这个时候家长说你就是特别喜欢埋怨别人,你就是不会好好的反省,你自己有了错误就往别人身上推,怎么不考虑考虑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呢?
我认为啊,就是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特别特别容易给孩子贴标签,就是我觉得至少一半以上的家长就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嗯,我有的时候在直播连线,包括我在做一些咨询的时候,就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哎呀我这个孩子他就是这样,他就是特别的懦弱,在别人面前就表现的畏手畏脚的,就不敢为自己争取。我说你看你都已经把孩子看的这么死了,咱咨询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他已经才才刚刚十来岁,你就看似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懦弱的人,就是一个没出息的人了,那我觉得这咨询就毫无意义了,对不对?再咨询下去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人和事儿分开,孩子还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他遇到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还不太懂得去为自己争取,或者说他特别容易。
或者说他特别容易去为自己的错误,找一些借口啊,这是他的一一种行为,但他不是一个总是爱找借口的人,只是说这个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喜欢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你看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别一下子把人和行为粘在一起了,看似他这一辈子都这样的人,那我认为这个对孩子真的是伤害非常大,我们一定要避免不要用这样的语言去伤害孩子。
那还有一些家长呢?就是在孩子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会反其道而行之,就明明是孩子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错误,我们不想去跟孩子破坏这个关系[发怒],我们想给孩子一些信心,于是呢,我们就会对孩子说什么,说你是最棒的,你下次一定会完成作业的,老师也一定会为你感到自豪的[呲牙]。你看这种话听起来好像是在鼓励孩子,好像是跟孩子站在一边,但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好多孩子跟我说说呀,我都觉得特别害怕,我们家人夸我,我爸妈一夸我都会让我毛骨悚然。我说为什么呀?他说我已经很糟糕了,他们完全不尊重事实的跟我说,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你是最棒的,我都说我棒什么棒,我快成一个废人了,你还说我是最棒的。这种盲目的吹捧,盲目的这种空洞的表扬一点儿都不会,走走走入孩子的内心,也会让孩子觉得你特别的虚伪。
那有一些家长呢,就会更直接了,就直接进行辱骂,哎呀,我在咨询室的时候看到很多的这个,嗯,家长真的是对孩子的那种辱骂,实在是让人就是不堪入耳啊,就我觉得用这样的话去说自己的孩子,这家长其实最应该做做心理咨询,所以说,嗯第八种呢,就是对孩子进行这种辱骂,你比如说你作业没有完成,你觉得你羞耻不羞耻[发怒],你还好意思说老师不公平[发怒]。像你这样的,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你看这样的话一旦出冲口而出,孩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儿,我们要想一想,你自己说这个话,你是为了教育孩子,好多家长是什么,说我,说我就是为了教育孩子,我才说这么难听的话,但是这种难听的话,在孩子那儿能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家长不去考虑,就是我只管去说,我说了我嘴里我就过瘾了。
我就跟家长举一个例子啊,我说假如说你生病了,生病了[流泪],你就找了点儿药来吃一吃,结果你发现你吃了这个药,对你的这个病一点儿作用都没有,而且呢,还让你身体的其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舒服,你还会继续吃这个药吗?比如说你明明是胃疼,结果你再吃一个治感冒的药,你觉得这个药越吃身体就越不舒服,你还会不会执着的一直吃,家长都会说,那肯定不会,那傻吧,才会这样干。
我说,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明明是没有用的这种教育方式,你都能够特别执着的坚持用好多年,就是孩子从两岁的时候,你就用这种方法教育,你发现这个教育他这个毛病他改不了,你像教育到了12岁、18岁你还在用这种方法教育,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孩子身上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你还在坚持着,用你认为对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就好像就我刚才说的,明明这个药是不治病的,我就是觉得,我认为这个药治病我就使劲儿吃,我也不管我身体的反应是什么。
那这很显然的就是一种比较偏执的方法,所以就是我们说一句话,你比如说孩子这次没有完成作业,我骂了他一顿[发怒],骂了他一顿,他可能好了两天,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又故伎重演了,他又把他那个毛病在身上出现了,那我就要知道,辱骂这种方式仅仅是为了发泄我的情绪,其实对于解决孩子的问题,或者说改正他身上的缺点是无效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去调整方法。
仔细的想想啊,有的时候我们去骂孩子,到底是孩子身上,这个行为真的糟糕的让我们必须要破口大骂[发怒],还是说我们的情绪不好[流泪],我们就想通过骂孩子来宣泄情绪,别人又不敢骂,领导不敢骂,然后嗯,同事不敢得罪朋友,也骂不着人家,那只能回家骂孩子了。所以说孩子有的时候不是说他身上这个错真的到了让你那么嗯,就是暴怒的地步,而是我们暴怒的情绪只有孩子这一个出口,所以说孩子被骂挺惨的[流泪]。
有不少的孩子就说说,我情愿我爸妈打我一顿,我都不希望他们说那么难听的话,就是那种对我人格的这种羞辱,比打我,比伤我的脸[流泪],比打我,把我就是说到我身上割几刀,还让我难受[流泪],这真的是孩子真实的感受。第九种呢,就是替孩子分析,然后你看,比如说孩子说哎呀,我这次作业没完成啊,没有骂小明骂我了[发怒],然后呢,你就跟孩子说说,老师批评你啊,说明老师在乎你,老师不说小明有可能是老师已经放弃,小明了,所以说你在老师的心目当中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作业没有完成,老师连管都不管你,那才是倒霉呢。所以说你比小明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位置更重要,你应该高兴才对。
可能家长会觉得,哎,我这种分析是有理有据的啊,对孩子是非常有说服力的,那孩子可能并不认啊,他会觉得你这种分析是毫无道理的,怎么就能够从老师批评我来反映出来,他是在乎我的,老师没有批评小明,就一定是不在乎小明的呢?就这种分析,他立不住脚,就完全是我们特别主观的一种分析,我觉得也很难深入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认可你。
第十种呢,就是盲目的维护孩子,就是我们说的护短,有的时候家长觉得我护短呢,我都跟孩子站在一起了,孩子还能不听我的吗?或者说孩子还能不在心里认可我嘛,有的时候不一定哈,你比如说当这个孩子回来说老师批评了我,没有批评小明,我在心里很委屈[流泪],这个时候家长就开始胡乱去去战队了,说那老师是不是和小明有什么亲戚关系呀?小明他爸爸是不是当官儿的呀?老师是不是平时也是这样护着他,你再说说看,老师平时是不是一直就是看不惯你啊,老师是怎么批评你的,他有没有骂你,他有没有打你,你有没有顶嘴,就是这种看似是对孩子的关心,甚至呢,还表现出来跟孩子站在一起一致对外的,但是这种表达方法容易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当中的威信。
如果家长习惯用这种方法来去教育孩子的话,就是我们说的护短,总是维护自己的孩子,错都是别人的,那这个孩子呢,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那我们想一下哈,我们我们的伞在大都不可能照顾孩子,这一生,总会有一天,这个孩子他要去独立面对这个世界,要去面对这个社会,当你不能再去维护他的时候,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去站在他这一边的时候,他去面对别人对他的那种冷落也好,批评也好,甚至是一些所谓的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他没有一颗平常心,他会特别的抓狂。
所以我们常说对孩子要做到支持,这个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一定要从心理上支持孩子,在孩子受到委屈或者说他内心有创伤的时候,他知道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讲话的,也是可以疗伤的,但是呢,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是盲目地去维护孩子,就会导致孩子呢,就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会接受不了这种不同的意见,也会在他面对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第十种呢,就是去安慰孩子啊,就是这个时候呢,家长可能想着孩子既然出现了这种错呗,那我就安慰安慰她呗,我就可能会对他说,哎呀嗯,那个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你好,再说了,老师也是普通人嘛,那普通人他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是吧,他有时候就难免会出现一种不公平在,或者这个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去理解老师,毕竟他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呢,有可能小明这个作业没有完成,他没有发现,他漏掉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算了算了,我们理解老师吧。
那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说,啊,我们去理解老师,我理解老师,谁理解我呢?我被当众批评[发怒],我脸都没了,我我理解不了,老师就这种话,可能也起不到这个真正的安慰的作用,还会让孩子觉得你这个人怎么是非不分呢?
最后一种呢,就是转移,比如说孩子特别委屈的回来说,哎呀,我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然后我特好生气呀,这个时候家长就说,好了好了好了,别生气了,赶快去写作业吧。嗯,既然昨天的作业没写完都挨批评了,那咱们想想今天怎么把这个作业完成,争取明天别再受批评了,好不好?
再或者说,哎呀,这我爸爸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流泪],这样吧,那个到周末了,爸爸妈妈带着你,咱们去大吃一顿,你也消消气好不好?
那这典型的就是一种转移,就是说你让他今天把作业完成,明天不再受批评,和他今天被老师批评,这是两回事儿,他根本就不能因为明天没有受批评,而把今天所受过的这个批评,这个气给消了,跟你周末带不带她出去吃大餐,也没有关系,就吃再多的大餐,嗯,跟老师批评他也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说这种转移呢,就是明显的种大叉,嗯,家长呢,是抱着一种息事宁人的这种态度。想着孩子这个小孩儿嘛,哄哄他啊,他受委屈了[流泪],他摔跤把腿磕着了,我就送他一个棒棒糖,那可以呀,就是小的时候,他他腿磕着了,你给他一个棒棒糖,嗯,那可能他能止住哭,但是他长大了,他明明是在这方面受了委屈[流泪],你给他的那种莫名其妙的奖励,对他来说也是起不到安慰作用的。
那我们再总结一下啊,就是在亲子沟通的时候,家长容易出现的12个表达误区,第一个呢,就是我们常用的命令啊,第二种呢,就是教训,第三种是说服,第四种是威胁,第五种是建议,第六种是贴标签,第七种是表扬,第八种是辱骂,第九种是分析,第十种是护短,第11种是安慰。第12种呢,是转移,大家可以仔细的回忆一下哈,就是在以往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一般习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跟孩子进行沟通,我们就拿这个,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孩子回家说妈妈,我们老师不公平,我和这个小明,我们的作业都没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呢?假如说你是孩子的家长,孩子问了你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就是按照以往的那种沟通。
那按照你以往的这个教育模式,你认为你最习惯用哪一种呢?或者说你会有更好的更科学的一个沟通方式,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就是怎么样的沟通对孩子来说更有效,或者说更走心,更能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能够跟孩子共鸣,产生共情,那首先呢,我们要学会去倾听,我常说要想学沟通,先学会倾听。
很多家长就是不等这个孩子把话说完,就立刻下了定论,你别说了,你一张嘴我都知道,你想说啥,你不用再跟我说那么多了,我没时间听,然后就开始吧啦吧啦去传,就是开始去向孩子灌输自己的观点。其实你没有时间听孩子说什么,孩子也根本没有心情听你说什么,那这个时候沟通怎么进行呢?所以说呢,要想和孩子有好的沟通,一定要先学会积极倾听的方法。
什么叫做积极的倾听呢?就是第一要学会反馈孩子的语言,你可以把孩子的话整理之后重复给他听。孩子知道哦,爸妈很认真的听我说话了,而且呢,也理解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这个时候呢,他就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接下来呢,你去表明孩子的感受,有的孩子他可能只是把这个事儿说了,他觉得他很生气,但他当时的那种感受是什么?是愤怒啊,是委屈啊[流泪],还是什么呀,他,他可能没有办法去准准确的表达他的情绪,这个时候呢,如果你能够把孩子说话的心理状态给表达出来,你他就会感觉到你是理解他的,他就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所以说积极倾听的方法就是反馈信息,加上标明感受。
还拿刚才的这个例子来来说哈,比如说孩子回家了,说妈妈,我们和小明我们的作业都没有完成,老师特别不公平,她只批评我,他都没有批评小明,这个时候你会说说哦,妈妈听你的意思是说今天你和小明你们两个的作业都没有完成,但是呢,老师单单把你批评了一顿,却没有批评小明,这让你感到老师特别的不公平,你在心里也很委屈[流泪],而且如果老师是当众批评你的话,也会让你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是这样的感受吗?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你把孩子的信息整理过之后,把他的话再重新复述一下,告诉他,然后后面又加上了对他当下的那种情绪的那种理解,然后问孩子是这种是这回事儿吗?
那我想孩子可能呢,就会非常肯定的说,对是这样的是吧,那这个时候孩子就愿意继续把这个话往下说了。
我时常跟大家举的一个例子呢,就是我曾经接待过一个男性来访者,气势汹汹的到这个我们咨询室之后呢,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特别想把我妈杀了[发怒],我真的想把我妈杀了[发怒],就一直在这样一喝,那我这个时候该怎么说呢?如果我要对他说啊,你要把你妈杀了[发怒],那你还算人吗?你怎么能去杀你呢?你不害怕触犯法律吗?你要杀了你吗?你不得偿命吗[发怒]?你看我说的哪句话都是对的,但我估计我说完之后,这个来访者会摔门而去,根本我们这个咨询就没有办法再进行了。
我当时我我的表达是什么呢?我说啊,我说我听明白了,嗯,就是你现在对你妈妈呢,就是感到特别特别的愤怒啊,你对他有非常深的这种愤怒情绪,我想一定是你的妈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让你感到特别特别的受伤,所以说呢,你才会有这种情绪,就是你想要去伤害他的这种情绪,我非常好奇,我很想听一听,到底妈妈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受伤如此之深呢?
当我这样表达过之后呢,这个来访者情绪就慢慢的平静下来了,然后呢,他就开始跟我讲啊,当初妈妈如何就是,嗯,把他和他的初恋拆散,又如何强行的让他跟现任的妻子结婚,然后现任的妻子又如何伤害他,他们之间的这个矛盾又如何?申开始去讲,然后才开始说,慢慢梳理梳理,到最后,他说我也不是说想上我吗,我只是觉得我妈太糊涂了,他为什么会去决定我的人生,结果让我的婚姻过得如此不幸呢[流泪]?
所以呢,就是共情一定是沟通的第一步,要想学会沟通,一定要先学会倾听,那接下来呢,我们就告诉大家一个跟孩子沟通的一个比较,我认为是一个可以套的一个公式哈,我们按这个公式去沟通,我想踩雷的这个概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好的沟通一定是对方说的多,我说的少,对吧?就是尤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一定是你要是有能耐,让孩子跟你有说不完的话,那你就在孩子心目当中位置太重了。你看现在尤其到了青春期,家长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呢?孩子就不愿意跟自己说,什么都不愿意说,所以呢,我认为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引导着孩子,让孩子说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事情那么怎么去引导呢?一定是要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什么叫做开放式的提问,就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你能描述一下吗?啊,当时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就是这是开放式的,是吧,封闭式的提问是是还是不是对还是不对,这是封闭式的提问,所以说家长在第一呢,就是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学会多提问。
第二呢,就是在提问的时候,一定多用开放式的提问,不要让孩子用,是不是对不对,就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答案就把问题给回答了,一定是开放式的,就引导着孩子,让孩子去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第二步是什么呢?第二步,我们就要去让孩子去说说这件事情发生过之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前两天我在这个嗯,楼下碰到了我们一个邻居,邻居说哎呀,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得了呀,我说怎么了,他说那个嗯,我们家孩子就跟我说说他们班谁谁谁在那个早恋。当时我一听我就火大我说,你好好学你的习吧,别人早恋不早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管那么宽干嘛呢?
就问这个邻居啊,我说那你这样跟孩子说过之后,孩子是什么样的反应,然后他就说,孩子就说我不跟你说那么多了,我说那你再想一下,你跟孩子说,别人他早恋不早恋跟你没关系,你好好学你的习,别关注别人,你认为这句话孩子能听得进去吗?他肯定听不进去呀。我说所以呢,我说你这个话说了,明明知道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你为什么不听孩子说一说,哎你是怎么发现人家是早恋的呢?就是你看到你们班同学有早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啊?为什么不引导着孩子去说一说对这个事情的观点呢?你就提前告诉他说,你别去关注别人,你关注学习吧,他根本不会按你的说法去做,而且你越不让他关注的事情他越关注,这就是典型的禁果效应吗?
所以不管孩子在跟你描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勾着孩子,让孩子把这个事儿描述的越全面越好,他说的越多越好,然后呢,你去问问孩子,哎,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看到这样的情况,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或者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让孩子去发表他的观点,去谈论他的感受。
第三步呢,你要引导孩子去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那个孩子说被老师批评了,那你可以去引导一下孩子,问问孩子说,嗯,那班里面除了你和小明之外,其他的同学都把作业完成吗?那你接下来就可以再说说,那为什么你和小明,你们两个人没有把这个作业完成呢?你自己有没有找到原因?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还是说你写作业的速度太慢,是不是我们就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只有你和小明没有把这个作业完成,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呢?
那第四步呢,你就去引导孩子,如何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比如说你告诉孩子说,妈妈听到你被老师当众批评,其实在心里也是非常非常难过的[流泪],那么,妈妈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你身上,你能不能想一想我们怎么做,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你有什么想法吗?说给妈妈听一听,这就是去引导他,让他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这个孩子他谈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他说哎,我要嗯,加快速度写作业,或者说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会把今天的所有的作业都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缺掉的这个项目没有完成啊,我尽量再细心一点,当孩子说完这些之后,你才是真正的对他进行一个信任和支持啊。好的妈妈,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或者通过孩子你的努力,一定是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的,妈妈在心里支持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告诉妈妈,妈妈一定全力以赴的去帮助你,这样才是真正的支持。并且那个护短,我认为就更加的理智,也会对孩子来说更有效,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那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首先是引导孩子说出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事情,就是用开放式的提问。第二点呢,是去引导孩子表达他遇到这个事情,他的情绪是什么,或者看到这个事情他的观点是什么。第三点呢,去帮助孩子来思考,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第四点呢,是去嗯,引导孩子来思考如何做能够避免这个问题出现,或者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呢向孩子表达你的信任和支持,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沟通模式。
好啦,我们今天的这个微课分享到这儿呢,也全部结束了,前面呢,我们说了12种的错误的,嗯,表达沟通模式。接下来我们又说了,真正好的沟通应该是先学会倾听,先学会跟孩子,共青接着我们告诉了大家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希望对你在亲子教育和孩子沟通方面能够有所帮助,今天就是这样,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感谢文聪老师的精彩分享,相信大家不仅学到了亲子沟通新的技巧,明晰了过往12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对于沟通本身的意义都有了新的理解,也感谢群里爱学习的家人们的认真聆听。我们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而一切的学习都需要我们付诸于实践,从具体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让我们这个新年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推开幸福的大门吧。
感谢 !从今天起遇到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发现解决 1发生了什么事?倾听!2说说你的感受 3你认为原因出在哪里?4今后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