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节回顾和总结了自从伦敦开店失败后,优衣库吸取教训,去往中国上海开店的经历,这次柳井正没有贸然扩张啦,而是选择开一家做好一家,赚了钱之后再开第二家的策略,这样基本保持了优衣库在华门店的盈利目标。关于海外经营策略,柳井正的思维还是非常超前的,不进则退,主动去到世界其他优秀品牌的国家开店,积极主动竞争,在竞争中提升和夯实公司自身的经营水平,勇于成为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
优衣库开始准备在上海开店,是2001年8月在现地成立了分公司之后。该分公司是和当地的企业以“合作关系”成立的。店铺的开张是在一年后的2002年9月30日,在上海市内同时开出两家店。为了不重蹈伦敦店的覆辙,我们接受伦敦店的教训,定下了“开一家,巩固一家,盈利一家”的经营方针(这次务实多了)。2002年12月又开了一家,而在2003年这一年开了5家。也就是说,到2003年11月上旬,在中国境内已经开出了8家店。
经常有人说:“优衣库在中国,其低价格可能成不了优势。”对此,我和当时担任中国总代表的林先生有同样的感受。虽然还不能十分肯定,只是觉得“休闲服”这一概念还没有完全融入中国大众的生活。为了使其生根发芽,必须在高品质上加强宣传。(优衣库的品质比同价位还是好很多的)
为了在中国真正扎根,商品的价格究竟如何制定才能适合这个市场,目前我们还在探索这个问题。价格的问题,只有你亲身感受了卖场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比较合适的价格政策。目前我们的商品价格带,基本上控制在略低于上海的其他海外品牌,与香港的休闲品牌的价格差不多。低价政策在此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理性决策,要品质就无法过于低价,不然双方都不好)
我觉得,中国消费者是非常挑剔的。他们的收入水平和花费在服装上的平均月度支出有限[插图],所以,他们对购买服装非常慎重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在“非典”肆虐期间,人们的消费欲减退也曾令我们非常担心。当然,这是一段特别的时期。(今年疫情,优衣库损失也很大,但还是在中国撑下来了)优衣库在上海开店,不再像在伦敦那样,要求3年开出50家店,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开一家店,盈利后再开一家,逐渐夯实基础,然后再考虑扩大规模。基础打好了,可以扩大再生产,若在基础阶段就发生问题,则可以马上收兵。胸怀远大志向,面向现实问题,夯实基础再扩大规模,这些都是从伦敦的失败中吸取的宝贵教训(在不熟悉地环境开展商业活动,稳扎稳打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幸好,伦敦的失败还没有让公司伤筋动骨。(日本大本营的盈利对冲了这些损失)
我一直认为,日本人或者日本企业如果不在所有方面具备国际化竞争的思维,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不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今后难以立足(危机意识很好呀)。为此,不管遭遇多少次失败,只要每次都能及时修正,我们就要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应有的思想准备和姿态。
也许,今后的日本国内市场,由于零利息和股票市场的长期低迷,消费者对今后产生不安的预期,从而不愿消费,市场景气度会停滞不前。企业的设备投资也会受到抑制,商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一点判断比较准确,日本现在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社会氛围)
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要取得成功,无非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完全的“新领域、新市场、新技术、新方法”;另一种是在大家称之为旧产业的领域里,投入新方法和新机制,让用户和消费者接受。从这个角度考虑,机会应该还是相当多的。而我们的优衣库毫无疑问属于后者。(优衣库就是靠微创新嘛,模式创新)
但是,像我们这种企业,如果不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走,不参与国际化竞争,就会让到日本来的国际化大企业捷足先登。国际化是生存的首要条件。我们公司这样的SPA事业,原本起源于美国和欧洲。我们在中国加工,在日本销售,也可以说是跨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但如果不能完全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还不能说取得成功。现在,我们还在向此方向努力。(现在已经很成功啦)
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法则是否高明暂且不论,但从某种方面,是否暗示了日本众多企业今后的发展路径?作为日本的企业,要在日本生存下去,必须学习海外优秀企业的一些好的做法,并发扬光大。如果我们没有在英国开店、到中国去发展的理想,就不能吸引一批青年才俊加入我们的事业。专业的棒球选手、足球明星、音乐家、小说家,一批有活力的年轻人都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能够吸引年轻人踊跃加入的企业才有未来。(有朝气有梦想的公司,必然吸引有朝气有梦想的年轻人)
虽然我们是服装业,但我们所进行的变革,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行业。对自己的企业来一场革命——没有这样一种愿望和使命感,企业就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存的变革力量(资本推着大家向前走,不能等着不懂,不然就要亏钱)。而这种变革正是现在的日本企业所忘却了的。
我们公司也许还会面临失败,但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将始终坚持向一切可能的机会挑战。要想挑战,就必须具备挑战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体力。而这个基本素质和体力就是企业的收益。必须提升保障企业生存的收益。在让这种基本体力天天向上的同时,向上一个台阶挑战,这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原则。目前我们公司正在提升体力,积聚能量,以迎接下一次腾飞。(广积粮,缓称王,王阳明曾国藩的思路呀)
但是,有一件事是需要事先提醒大家的,那就是你是否做好了接受挑战和勇于实践的思想准备。我们公司的员工,用头脑工作的人比较多,在制定商业模式及战略规划方面是很擅长的;但是,如果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就很危险。能在市场这个“现实”层面亲自摸爬滚打一番,是我们最终希望得到的结果。在挑战和实践的过程中,必定会碰到连续不断的困境和难题,能坚持到最后,负起责任,咬定青山不放松,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实践是检验思维和理论的最佳路径,积极实践才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