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虐的2号线,过了一个岭又一个,“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下午1点,终于下山回程了,路一样陡,危险却比上山更甚。
以为下山就好了,不会那么累,不会气喘吁吁,不会迈不动步子。可是,我错了。
我的腿一直在抖,不受我控制地抖。它似乎站不住,也没有力气可以扎稳。
“把登山杖撑稳了,再动脚。走好一步,再走下一步。”
“不要踩小石子上,会滑下去。”
“有树的地方,挂起登山杖,直接抓树杆,更安全。”
领队和老驴友好心地指导我,提醒我。
亏得有登山杖,两根登山杖放得最长,那是我手臂的延伸,其实我还是在用四肢爬下山啊。我感觉完全是靠重力在拖我下山,而我的登山杖起到了稳定我,限制惯性以免滚下去的作用。后来,感觉到两手臂大臂酸痛厉害,就是用力撑手杖之故。
经过一处悬崖,需要攀着一根铁丝下来。那处悬崖大概也就是一二层楼高,如果下面是平地,可能没那么恐怖,可是下面依然是陡坡啊。一个一个下,同伴已经先攀下去,看着他手抓铁丝,脚踩悬崖上凹凸处,轻轻松松就下去了,那轻捷的样子看起来很酷。
轮到我下去。紧紧拉住铁丝,脚要往下寻找一个可以支撑的点,可是,下面无处安放我的脚啊,拉着铁丝,我恐惧地蹲在垭口上,上不去,也下不来。腿在抖,脚在抖,心咚咚跳,又是一身汗。忽然就想起莫顿.亨特,想起他小时候被抛弃在悬崖上的感受,他说:“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除了没有哭泣,此刻我真的理解了小亨特的恐惧。
往下看,光秃秃的岩石,根本没有可以落脚处!
“别怕,移动右脚,往右下一点,有个缺口,对,再下一点点,踩住。”同伴在下面指点着。我照着做了。
“好,现在移动左脚,往下挪,往左边一点有个落脚点,踩住了。”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 跟着同伴的指点,每次只移动一小步,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我终于明白了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对他人生的感悟。感谢同伴此刻扮演了莫顿.亨特父亲的角色,有朋友同行,真好!
有时,路确实并不那么平坦,人也并不那么强壮,但是依然有路存在,不恐慌,镇静、沉着,不急于求成,依然可以前行。何况,不是孤身一人,还有朋友的陪伴和帮助。
回程的最后一段,还要翻过一座小山,约一小时的路程。此刻体力用尽,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在酸痛,真的已经寸步难行,好像上升一小步都要拼尽力气。此刻登山杖又担当起了重任,先把它插在前,然后靠在登山杖上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即便如此,走十几米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同行的丹(男)难以置信:回程怎么还有这么远的上山,好像早晨下山的路已经全然忘却。他也疲惫不堪,和我一样体力透支。
然而,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一个10米,再一个10米,靠着团队互相打气、鼓励。终于翻过了最后的小山。
回到平坦山路时,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什么叫“如履平地”,什么是“闲庭信步”,终于懂得其中有着多么奢侈的幸福。没有登过山,没有爬过险峻的山,怎么能体会到平常走路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呢。
夕阳在山,回首向来萧瑟处,已无惊怖也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