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有遇见过令人钦佩的人吗?有想过自己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吗?
我就有过,通过读一些作者的传记,以及他的书籍,读他人撰写的书籍这是最能够与作者最接近的一种方式。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便是路遥的创作《平凡的世界》的经历。
路遥很平凡的一个名字,大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句话,叫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那么我们就好好的来了解一下路遥这个意思是什么呢?
路遥知马力,指的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然而这就跟写作创作一样,需要持续不断的耕耘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最终才可以看得出来自己写的文章是否优质?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以及加上坚持不懈的毅力。
01,路遥一生短暂,仍然坚持写作
路遥在写到平凡的世界开篇的时候,他顿时有了一个灵感,就是耗子药,于是他立马就把这个灵感给记了下来。从而慢慢的引出接下来的人物故事。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99%的汗水”,那么路遥他又是怎么用的?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创作了大量的宏篇巨著呢,我们来可以了解一下。
最令我动容的是,路遥在延边大学上学的时候,那时的他基本天天在图书馆里面阅读国内外文学著作,好读书不求甚解,也为他接下来写文章,发表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
文章写得好,从而又跟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作家有了会面的机会, 有幸得到他们的直接指导。
可见人在写作路上需要遇见有实力的人来指引自己,但前提是你需要自己有实力。并且在遇到贵人之前已经做好了扎实的准备
02不辞辛苦,长途万里寻找写作素材。
1985年路遥为了撰写《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他来到铜川的陈家山煤矿为创作寻找素材。
在寻找素材期间他亲自下煤窑,体会在黑暗当中的生活,黑暗中的煤窑让人多么的孤独和窒息。似乎看不到生的希望,只是远望去一眼尽头都是黑。
正是路遥亲身的感知,为他后来撰写孙少平进入到煤窑当中干活的场面刻画地十分的逼真,真的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让读者一边在感叹命运不好的同时,一边从孙少平的身上体会到了一种坚忍,一种坚持不懈,一种想要好好生活的状态。
03体力透支面临着生命危险,仍然笔耕不辍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每天吃着饭也很简单,由于得不到大量的营养,也没有很好的作息,最终在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感叹这么一个有如此丰富学识的人,却英年早逝。但在我的心中更多的是敬佩,敬佩他在人生当中撰写了许多的名篇巨著,刻画了社会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尤其是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久久吸引我。
以至于我在看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却陷入了悲伤的状态,慢慢的才化解了心中的悲伤,可见他的文笔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
云朵上的云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