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对象模式
C++中的成员:
- 成员变量:
静态变量
、非静态变量
- 成员函数:
静态函数
、非静态函数
、虚函数
1. 简单对象模型
- 对象中只存放指向成员的指针,这么做可以避免成员不同类型,不同存储空间的尴尬
- 对象所占内存大小为
指针大小 * 成员数量(成员函数 + 成员变量)
2. 表格驱动对象模型
- 对象本身只有两个指向表格的指针,
成员变量表
和成员函数表
-
成员变量表
直接存储变量本身 -
成员函数表
存储函数指针 - 这种理念是虚函数表得雏形
3. C++对象模型
- C++对象模型是从简单对象模型派生而来的,并对内存空间和存取时间做了优化
- 对象本身只有
变量
和一个虚指针
-
虚指针(vptr)
指向虚函数表(vtbl)
-
变量
:只有非静态成员变量
存储在对象内存中,其他静态成员变量
和所有成员函数(包括静态和非静态的)
都在对象内存之外 - 注意:C++对象的第一个字节为虚指针;虚函数表中的前面的指针为虚函数指针,最后才是指向
type_info
对象的指针
C++类成员函数
"类根本就没有成员函数"
- 因为从内存布局上看,内存布局中只有成员变量的空间,并没有成员函数的内存空间
- 当我们在一个类中声明一个成员函数时,编译器隐藏了第一个参数,实际上成员函数储存在代码区,长这个样子:
void memberFunc(Object* this, int arg1, int arg2)
并且这个函数参数this只有接收所属类类型指针时才能调用 - 所谓的
.
运算符或者->
运算符,实际是把this
指针传递给函数,调用时长这个样子:
void memberFunc(this, this->arg1, this->arg2)
C++对象模型优缺点
- 优点:相对于简单模型的通过指针间接访问数据的思想,C++模型提高了访问数据的效率,并参考表格驱动理念设计了虚函数表,节约了对象空间。
- 缺点:修改对象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增删改),用到此对象的代码就需要重新编译。
深入理解虚函数、虚函数表
作用:
- 为了实现多态的机制,简而言之就是用父类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例子类的成员函数。这种技术可以让父类的指针有"多种形态"——多态
虚函数表
- 即类的虚函数的地址表,表的本质:指针数组
- 表的最后一个位是
null
指针 -
只有有虚函数的类,他的内存中才会有虚指针,且该指针存在于实例中最前面的位置(保证取到虚函数表的有最高的性能)
一般继承(无虚函数重写时)
- 虚函数按照其声明顺序放于表中
- 父类的虚函数在子类的虚函数前面
一般继承(有虚函数重写时)
- 覆盖的函数被放到了虚表中原来父类虚函数的位置,由于函数指针被子类函数取代,所以实际调用时,调用的是子类的同名函数,因此实现多态
- 没有被覆盖的函数依旧
多重继承(无虚函数重写时)
- 子类实例中,针对每个父类都有自己的虚表,因此每多继承一个父类,子类实例中仅仅只是增加一个虚指针的空间而已
- 子类自己的虚函数被放到了第一个父类的表中,按照声明顺序确定谁是第一父类
这样做就是为了解决不同的父类类型的指针指向同一个子类实例,而能够调用到实际的函数。
多重继承(有虚函数重写时)
- 三个父类虚函数表中的f()的位置被替换成了子类的函数指针。这样,我们就可以任一静态类型的父类来指向子类,并调用子类的f()了
虚函数表的缺点
-
不安全性:来源于虚函数表的本质还是一个指针数组
- 例如上图,根据C++语义,在没有重写父类的虚函数时,我们是无法通过父类指针来调用子类自己的虚函数
Base * base = new Derive;
base->g1(); // 编译错误
- 但是根据继承模型,子类对象还是会将父类与自己的所有虚函数放在一个虚表中,因此就导致可以通过指针的方式访问虚函数表中的任意函数
- 同样的道理,即使是
non-public
的继承方式,这些非public的虚函数同样会存在于虚函数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