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
七点半,有时在睡梦中,有时刚起床,有时在食堂,有时在去教室的路上。今天的七点半我和小徐在某培训机构的教室里坐着。换乘不同线地铁,辗转一个半小时 五点四十五起床,我居然醒了,醒了居然没有赖床,没有拖延。
负责人此刻在叮嘱以及讲注意事项。“两个可爱?”负责人你跑台了。负责人应该是师大的兼职生,挺靠谱的感觉,期间音频无法播放,找不到笔,学生出去等等各种问题都多亏他帮忙。
兼职任务就是负责在培训机构监考大班的娃做卷子。
不禁感慨,这么小就开始上培训班,可怜的娃。我和小徐都认为以后小孩子普普通通就好,开心,然后读很多好看的书就行。不要报怎么多补习班。希望以后也还是这种心态。
八点监考的是大班的孩子,一个个的很可爱,大大的眼睛,胖嘟嘟的脸蛋。有一位小朋友早上喝完牛奶没擦嘴巴,上嘴唇一圈白色印记,很可爱。这么可爱的娃应该属于大自然和游乐场,而不是对着小学的数学题举手带着哭腔说老师这题我不会做……我说不会做也没关系的。不知道能不能安慰到他。大班的孩子做题还是需要放读题的视频。小朋友就是会吵闹调皮一些,秩序不好管,厕所也需要人带着,怕丢了,还有就是走的时候丢三落四,水杯外套雨伞什么的记不住。其他都很好innocent.
憨憨两个以为监考完大班就完事了,于是下楼去了附近景区上下杭,准备逛逛,平时的九点可能在上课,可能在赖床,可能在浪费时间。今天的九点在市区见证不一样的风景,和不一样的人打交道。中途得知十点半还有考试,于是吃完甜筒,拍了几张照就匆忙往回赶。
还是这间教室,只是不是那群单纯可爱的娃了。现在是初二的物理。这群学生对着卷子愁容满面,认真思考,我从一位学生身上看到了初中同学的影子。不禁回想起自己初中生活。眼前的物理卷子,我几乎全不会做了。心里想要是以后的娃问我物理题的话,我打算拿他的课本先自学,然后再去教他。突然崇拜会物理和高数的同学。
看见有学生眼睛在往旁边瞟,小心翼翼。大班的娃就明目张胆站起来,直接问这题答案是啥。
午饭外卖黄焖鸡饭。没有胃口,不知是早餐吃太饱还是早起原因。
上周阅读4.5小时,每日半小时的任务有达标,但还是没有完整看完一本电子书,几本交错,没有重点收获,本周就小目标,看完一本完整的,并且书评。
下午继续监考,一直持续到五点半,最后那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印象深刻,因为他正确率还不错,而且我从他身上似乎体会到了他做卷子的乐趣,会期待自己会遇到怎么样的题目。我发现在考试时喜欢动来动去,东张西望的同学相比安静专注卷子的同学来说正确率可能会低一些。大概就是所谓的心流吧。
还有就是,六点去搭地铁,在校园一角遇到了lj学姐,大两届,保送名校研究生了。光鲜的背后是刻苦勤奋。
“名教授的孩子总是能轻而易举地通过考试”“学霸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考第一”。天生素质论。人们通常都是按照给自己的标签生活。但其实是不对的。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你在玩,人家在学。这种差别还没到拼天赋的地步。
突然想早起,不对,是一直想早起,但从未真正落实过。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