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气灰蒙蒙的,而且温度有点低,大胖提议去爬山,然后我们就出发了,去往咸阳的一个山,这天气也很适合爬山。
路上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我很怕冷。冷风呼呼呼的吹着,深秋的风,还真有点冷。
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大片大片的苞谷林,已经枯黄了,还直直的站立在地里。偶尔也会看到一两个老爷爷正拿着竹篓,弯下腰去捡拾些什么。
经过一些村庄的时候,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果树,柿子树最多,红红的柿子挂了满树,好看极了。还有许多枣树和一些石榴树,树上都结满了果实。
有一个体面的村子,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讲究人。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花草,格桑花,玫瑰花,月季花较多,也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
不管每家种的花有什么不同,有一种花是他们家家户户都种的,那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冷风中,菊花开的正盛,黄灿灿的,很是美丽。
路上还遇到了一大片水域,看到标牌才知道是村人的水库,这么大的一片水库,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湖泊。路边是一排排非常高大的大白杨,叶子随风散落着。
行了很长一段路之后,大胖突然惊喜的说:“你快看,是窑洞。”
我定睛一看,“天呐,真的是窑洞,我们看到窑洞了。”赶紧拿手机拍了下来。后面的路上会看到几处窑洞,其实我们非常想看看窑洞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惜一直到回来都没有看到一家门是开着的窑洞。
在距离目的地大概还有6公里多的时候,迎面有两个很年轻的骑摩托车的青年停下,朝着我们喊到:你们是要去嵯峨山吗?”我们也大声说道:“是的。”其中一个带着头套的青年说道:“前面过不去,你们跟我走。”我们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随他们一起去。
于是,又原地返回了很久,在一个岔路口走了另一条路,再走上五六公里差不多就到目的地了。
这里地势稍高,下面的地貌着实让人惊讶,非常壮观,高低不一,沟壑纵横,绵绵的小山丘很是秀气,带着薄薄的一层雾,增加了朦胧的美感。在这里,我们观赏了好一会。
对面的山上可以看到好几个人,有的还在半山腰,有的和我们一样才刚刚开始往山上走的。
这是一条没怎么开发的山,山上只有一条被人们用脚踩出来的路,越远就越看不清楚了。
这里的风格外的大,吹个不停。我们就这样一步步向山顶攀登。
路的两边开满了菊花,风中夹着浓浓的菊花香。路上遇到好几个下山的人,他们的手上都拿着大把大把的菊花,真是可惜了这些花。
半山腰上,我们走走停停,一会儿看看菊花,一会儿看看山上的岩石,和一般看到的很不同。岩石上有许多蕨类植物留下的痕迹,使这岩石增加些许生气。
虽然是深秋,这山上依旧有许多绿色,但是植物都比较小,没有特别高大的植物。还会看到一些别致的小植物,还有类似多肉的植物。
大胖总是攀高爬低,看到好看、奇特的东西也一定会叫我去看。时不时的捡一些蜗牛的壳,悄悄放在兜里。
在这里,大胖发现了一种可以吃的小植物—小酸枣。小小矮矮的小枣树上挂着零星的几个红红的小枣,吃上一个,真的很酸。后面,只要大胖看到小枣树一定会上前去看看有没有挂果。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山顶。有不少人在山下聚集着,可能是在看下面的地貌吧。在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山上的人都已经走了,只剩下我们俩了。
看着前面好像还能走,于是我们又接着越过另一个山头。在那个山头上,看到山下的风景就更加不一样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马上就有了。
右边的半山腰上还会看到白花花的一片,没有路,所以我们也没有下去。似乎是芦苇随风飘摇,又似乎是大片的干枯的狗尾草,很是动人。
就这样,我们翻过了五六个山头。渐渐的,几乎没有了路。每个山头的植物都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每个山上都有小枣树。有的山上是整片整片的野菊花,浓浓的野菊花香飘在了整个山头。菊花是秋天的灵魂,这也让我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与淡然。
这些花儿有很多都是花骨朵儿,也有许多一开一片的,这才真正的是漫山遍野的开满了黄黄的小野菊。偶尔也会有好些紫色的菊花,为这个山上增添了许多色彩。
不仅仅是花儿,还有其他山上又是成片成片的狗尾草,还有的山可以见到相对其他植物稍高一点的树,树的叶子是圆圆的,很可爱。
我们在最后面的一座山上还惊喜的发现了韭菜,有些韭菜已经开了花,有的已经结了籽。
不忍错过,我们掐了好大一把韭菜,还有很多,可是拿不下,忘了拿袋子,下次出门,一定记得带袋子。最后把那一大把韭菜放在了大胖的帽子里带走了。可以回去做好吃的了。
我们没有选择原路返回,我们不走回头路,顺着最后那一座山走下去。
不一会儿,我看到了很多类似野猪的脚印,还有地上的一些坑坑洼洼。我开始紧张了,冲着正在枣树旁摘枣的大胖喊到:“这里好像有野猪。”大胖惊讶道:“野猪,在哪里?”说着赶紧就过来了。“你看,这是野猪的脚印,我们还是赶紧下山吧。”
大胖走在前面,拉着我,慢慢的下了山。
终于下了山。沿着大路往回走。又饿又渴,热水和吃的东西都放在摩托车上。我们开始期待着小酸枣,路上也能遇到一些小枣树。小酸枣虽不能抗饿,但是真的解渴。
就这么一路走着,一路找寻着,看到一棵枣树上挂着枣就会格外开心。
这里很静,人烟稀少,若是住在这里,也挺好,就是有点不太方便。走了很远,只能看到对面的山头上有两个人影,迎面有一个老爷爷扛着木头放在装满包谷杆的三轮车上。偶尔还可以看到几出窑洞……
终于到了最初的地方。哇,晚霞,赶紧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真是漂亮啊!这晚霞总是稍纵即逝,几分钟便消失在天边。
“以晚霞来作为今天爬山的结尾,很圆满。”大胖感叹到。
“是啊,很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