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的《002号知识发布会》一个半小时,你是否买单?
《002号知识发布会》是为了发布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VIP年度会员而举办的,
从下面它的广告词上看,其依然是延续了老罗的一贯主张——鼓励大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知识,并主动为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买单。
慢跑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地铁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开车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做饭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健身半小时,搞懂一本书;休息半小时,搞懂一本书;等女朋友半小时,搞懂一本书;睡前半小时,也能搞懂一本书。
整体上看这是一次极有价值的营销活动,据说是001发布会所产生的势能给的灵感,于是002诞生了,并不负众望的在发布会三个月后,得到App用户突破1千万大关。从001到002到未来,不难看出以这种形式的营销造势将成为常态。
此外,网上一种观点说的很好,本次通过深圳卫视、优酷发布,为得到品牌拓宽了电视和网络受众群体。同时,作为一个互联网产物,也借此机会为品牌正名,拉升形象。
至于是否该为它买单,我觉需要先明白后面两个问题。也就是逻辑思维商业模式的背后逻辑是什么,以及如何去看待其经典产物《得到》APP。
(罗振宇买知识,自嘲为知识的商人,他的商业模式在品牌角度上,你怎么看?)
从大环境上看,中国正进入了“知识付费”时代。互联网信息的泛滥、快速更迭,和消费者对自身知识、信息快速迭代的需求,催生了人们对内容付费阅读的需求。根据36Kr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显见的巨大需求营造出“知识付费”的风口,让越来越多的内容加入进来,基于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将逐步成熟。
而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无疑是革新者,是领路人,被当下无数内容创业者视为标杆。
这足以证明其商业模式的成功,本次发布会取得的巨大商业价值也能添加佐证:Vivo不惜成本成为发布会的永久赞助商,发布会门票已经卖到20年后等等。如果罗振宇自嘲为知识商人,就目前他也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自己是“成功的知识商人”了。
(在这样一个社会上,知识爆炸性,泛滥。你觉得《得到》作为罗辑思维的产品,它做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逻辑思维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定位于“知识服务”,罗振宇则将自身定位为“替你读书,替你省时间的知识转述者”,这样的知识转述者并不是简单的读给你听,而是先从浩瀚的知识中选出一些类别,然后再通过自己对这些知识的内化,把错综复杂的线索,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用一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方式表达出来,还能给人留下一些思考,这便是罗振宇所说的“有种有趣有料”。
这段话基本已经说明了逻辑思维的优点:
第一降低知识获取的时间成本,这从两个方面有效,一是帮助你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快速筛选,二是帮助你提炼消化庞杂的知识内容从而完成快速消化。
第二打破知识边界,提升认知水平。我个人认为这一点非常有价值,人和人的差距其实更多的是认知的差距,认知水平源于个人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自律能力、价值观等等。从知识边界层面提升认知水平无疑是非常快速且高效的。
第三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主要基于逻辑思维在输出内容上的“有料”和“终身学习”价值观的认同。枯燥的学习知识和学习行为自律性的缺乏,让很多人在渴求知识的路上举步维艰。逻辑思维给了很多人学习的动力。
最后再来谈一谈我是否会为它买单,我个人对学习的态度一直坚持三点“包容、求变、学习力升级”,我会基于自己未来目标建立一套知识体系,然后在后天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翻新,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学习力的不断升级。就上面逻辑思维的优点,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是第一和第二两处,所以我也下载了得到APP并会选择性看一些内容。不过知识学习于我是一个十分好大的工程,得到是一个有效的渠道之一,它的内容不是所有都适合我,它更多的是在我读一本书之后,给我别人看同样一本书所带来的不同角度和思维逻辑,提供更广阔、更专业、更有效的认知维度,从而加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
所以,由衷的祝愿逻辑思维能够发展更好,解决知识付费背后的弊端,将知识服务推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