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指数BMI,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也知道怎么计算。
公式:BMI=体重(kg)÷身高平方(㎡)
计算结果在18.5-23.9之间属于正常,是相对健康的体重。
<18.5属偏瘦体型,可能存在免疫力低下、脱发、停经等疾病风险;
≥24属超重体型,相应的可能存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这样,超重体型就需要适当减重,来保持健康。
另外相同的体重,每个人的体型也会有所差别。
其中苹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是比较常见,且备受关注的。
苹果型身材,脂肪主要在腰腹部(男士啤酒肚),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相对而言,梨型身材(较多见于女生)是较健康的,脂肪主要聚集在臀部和大腿,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还有以下情况,就是BMI指数正常,但腰围尺寸偏大,也是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男士腰围<90cm,女士腰围<80cm。若超出过多,也会增加三高、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因为腰腹部的脂肪堆积会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引起胰岛素的抵抗。
判断完体型,就可知晓是否需要减重。
减重之前,先了解一下长胖原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吃得多,动得少,不胖成球也是不太有天理(不过偏偏有人死吃不胖的,让人恨得牙痒痒,直呼自己咋没这么好命)。
有人吃不胖,有人却喝水都长胖,同样是人,差别咋那么大捏?
让我们先从胖的基理来简单了解一下。
胖,即长肉,是多余热量的堆积。
就是说,人要想长胖,就要吃得比消耗的多。但都少到只喝水了,还长胖,这是什么原因呢?
那就涉及到了身体的热量消耗——
热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呼吸、维持体温等),活动消耗(运动、日常活动等),还有特殊状态(疾病、哺乳期、孕期等)。
综上所述,减肥就是要控制热量,增加代谢,使热量摄入<热量消耗(达到热量负平衡,本文只简述原理,所以不展开计算方法)。
除了吃和热量消耗,激素和压力同样会影响体重。
激素紊乱会导致瘦素①敏感度下降,长期压力导致体内皮质醇②上升,两者都会引起体重增加。
这里特别指出一下,爱吃甜点的女生,千万注意控制食用数量和频率。因为蛋糕尤其是甜腻的奶油类糕点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人体摄入后会使血糖波动过大,引起体内胰岛素分泌的波动,极端情况下会体现于一种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并伴随雄性激素增加和胰岛素抵抗,即代谢激素紊乱;一旦出现,就需要通过饮食营养逐步调理。
好了,基本体型分析和肥胖成因先简要介绍到这。
后续再作详细整理。
保持正常体重,不仅是为了穿衣好看,更是为了身体健康;切勿一味追求瘦!瘦!瘦!
附注:热量摄入<热量消耗,两者差值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恰当地控制热量,会适得其反,而且摄入过少,会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待详解)
注①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进入血液循环后全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 (摘自百度百科)
注②皮质醇: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皮质醇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如果没有皮质醇,身体将无法对压力作出有效反应。若没有皮质醇,当狮子从灌木丛中向我们来袭时,我们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目瞪口呆、动弹不得。而长期处在压力状况下,人体内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这时皮质醇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为新陈代谢变动:血糖升高、食欲增加、体重上升、以及极度疲劳等等。(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