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折耳猫
早就想去爬山了,可是一直没能腾出时间,最近忽然意识到如果再不运动,那我就要开始发福了。
今早起来,发现左眼肿了,连睁眼都费劲,谁知道昨晚上蚊子对它做了什么,在网上搜了一下了解到——把勺子冷藏一下,可以用来敷眼睛。
那就试一试吧,貌似好一些,怀疑是心理作用。
虽然眼睛肿了,但是一想到要出门,还是很开心,一路上坐车都很顺利,遇到一个健谈的大妈,给我指了指路。
01每一步都艰难
因为我不坐索道,所以直接就上山,先是走大路,还比较轻松,可是渐渐地,坡度越来越陡,台阶也比较高,腿有点抬不动了。
由一开始的柏油路走到台阶路,再走到石路,体力消耗大,步履艰难。
这不就像是生活吗?
也是走上坡,艰难。南有先生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当你坚持不下去了,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弃。
索性我就坐在石凳上休息,再把早饭拿出来吃,这时发现刚才我超过的那些人已经陆续地走到我前面,而且又有很多人也走过去了。
02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吃饭的时候,我抬头发现一棵树,被砍掉了枝条,可是又从下部生出新的枝叶——争高直指,互相轩邈,这样形容又有点夸张。
我在想,很多人都是在后来开始奋起直追的,比如村上春树,29岁才开始写作,而后一路顺利;褚时健75岁开始第二次创业,承包2400亩地,种植冰糖橙,成为“中国橙王”。
而这棵树也是如此,虽然大半个身体被砍伐,但是接下来的人生它也要走下去,甚至要更坚强。
重生是又一次开始。
我记着初中英语课本有一句话:It's never too early to start learning,意思是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早,告诉我们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越来越能够切身体会到,有时候在纠结和犹豫中,时间就过去了,结果事还没办成,不如直接就去做,然后再改进。
不过,也有一些时候是根本就没有头绪,所以一直拖延。
03人生都是挑战
补充完体力,我又继续上路,又超过了刚才超过我的那些人。
也碰到了很多其他人,人生路上就好比登山途中,总有人不断地离开和加入,没有人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我想起一个故事《渡你的人》,一个女生进入报社工作,她为了和一个男同事在一起,就特别努力地写文章、做采访,钻研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为人处世,男同事也教会了她很多东西,渐渐地,她在报社可以独当一面了。
可是最后,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是男同事却帮助她,让她变得更优秀,他只是渡她的人。生命中有的人并不能陪你到最后,他们只是陪你走完一段路。
路过三五成群,走走停停拍照的好友,也有和声交谈的夫妻……
但是吸引我停下脚步的却是这些小家伙们。
早知道它们力大无穷,但是没想到如此厉害,迎接这么大的挑战。前两只蚂蚁还能理解,最后一只蚂蚁拖的东西竟然是自己身体的5倍之多,令我震惊。
也许,是它对自己有期待,觉得自己可以。
这几年,人们都说要走出舒适区,提醒自己心态上要紧张起来,给自己一些挑战,而不是那样慵懒、颓废和安逸。
就像这只蚂蚁,适当地做一些尝试和挑战,总能够有所收获。
04人生也不是只有上坡
上大学时,老师说:当你觉得累的时候,你可能是在走上坡;当你觉得轻松的时候,你是在走下坡。
人生也不是只有上坡,下坡我们也要走。放松的时候,走走下坡;转弯的时候,走走下坡;低谷的时候,不也是在走下坡吗?
可是谁又能说,下坡不是另一种前进呢?走下坡,调整调整自己,为了更好地翻过另一座山头。
对待人生中的失败,也需要宽容。毕竟这一路大家都是摔过来的,也许最后胜利的,不是走得最远的人,而是摔倒后,还依然能笑出来的人。
05充分准备很重要
已经饶了一大圈,实在是筋疲力尽,我想坐索道下山,于是坚持走到乘坐索道的入口。
被告知只能用现金买票,而我偏偏没有现金。
返程途中,我就在想,为什么我没有问问其他的工作人员呢?他们一定知道买票的规则。
虽然现在大多时候提倡多去尝试,但是很多情况也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去试一试,因为成本也是比较大的。
去年我刚毕业的时候,读到大熊老师的《格局逆袭》,他提到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就可以去试试,再决定。
即使他这样说,但是他也是把利弊摆出来的,因为尝试的这几年,与那些直接选择职业的人相比,必然要浪费很多机会和时间,这个就是时间成本。
但是反过来说,不去尝试还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很多人就是随随便便就选择了一个岗位,一直不开心地干着,就是一辈子。
总是很奇怪,竭力地想要从生活中的某些事中发现一些启示,这些就是我由爬山想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