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十二年前年大学毕业时,我应该和很多同学一样去投简历,找工作,通过考试、面试等一些列环节进入到一个中学,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师范生应该做的工作,中学教师。可是,那时候真的太年轻,还没想好如何面对这个社会,于是考研,又躲进了象牙塔。三年之后,还是要面临择业的问题,在一拖再拖之后,终于不得不面对找工作这个现实,然而始终不愿意进入中学,因为想起中学就会想起自己读高中的那段日子,简直不想再过一遍监狱式的生涯。但能进入什么样的单位,自己也很茫然。机缘巧合下,我竟然进了南方一所高校,虽然是民办高校,但也总比进中学自由,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南下,来到江南,开始了一名大学语文教师的生涯。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主要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文学修养,开拓文学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因为是公共课,没有过级压力,教学任务不重,唯一要调动的就是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因为在经济意识颇浓的南方,学生们普遍的有很明确的功利意识,如果学了无用,他们的兴趣自然不高,于是乎,有的学生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混个及格就行;有的学生是为了来听故事,消除学专业课的压力;有的学生是来了解名人趣事,或者听听读书推荐;只有很少的学生能意识到学大学语文对他们精神陶冶和精神成人的意义。于是这样的课好上,也不好上。如果是混日子,当然轻松的很,但偏偏我是个需要再教学中寻找价值感和存在感的人,看到有学生不专注的样子就忍不住发火,想到无论自己怎样启蒙都不能扭转经济意识对学生思想的渗透就会不自觉的失落。终于初入课堂的热情逐渐被消磨,工作之后第三年仿佛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而后的教学总在实用写作,与人文精神的涵养的两极默默的平衡和纠结。最终明白,所谓涵养,所谓陶冶,都是需要时间的,只能让自己放平心态,在过程中追求一些小小的确幸,比如,和某几个文学爱好者探讨问题,比如针对大学生的精神困境做默写文学上的解答,等等等等。后来最有成就的时刻就是一个个叛逆任性的女孩子课下对我说,“老师,我被你洗脑了”,或者“老师,我是你的脑残粉”。然而在某些时刻,我总觉得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所谓人文精神,所谓精神陶冶,所谓人生追求,所谓美的鉴赏,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像隔岸的美丽灯火,若隐若现,始终不能温暖现实的人生。
去年,种种机缘,我告别了工作了八年的大学校园,决定回到北方故乡扎根。Q城虽然是省会,但和北上广比,仍然是个二线的小城市。可是多年离乡的我却不知道,即便这个小城市,仍然很多人挤破了头的要留下,所以找新工作不如我预料的那么简单和顺利。最难的是,要进入体制内,吃公家饭,真的是比高考还难。几番考试下来,我仍没有摸清教师招聘的套路和技巧,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毕竟教学经验还是有的,但笔试过不了,或者成绩很低,还是徒劳,因为每次招聘最终结果都是只要一个人。在几乎绝望和将要放弃的时候,终于进了某区教育局,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参加招聘之前,我需要作出一个很重要的选择,那就是到底做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还是初中语文老师,甚至做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世人眼里,教初中的比教小学的厉害,教高中的比教初中的厉害,教大学的比教高中的厉害。然而我最初却还想做个小学语文老师,也应聘了一家小学,试讲了一节课。其实,教小学远远没那么简单。只不过,综合考虑了升学压力,自己的能力倾向之后,我还是决定进入初中。
然而,真正进去了,才发现真的别有洞天。读研时我的研究方向是语文课程与教学,以前的叫语文教法,也就是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但读书时无论老师怎么讲那些理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理解,理论也始终隔了层山。后来进入高校后所写的很多论文,仍然像站在教育的门外看教育一样,不说臆想吧,但始终是脱离了实践很远的猜想,就像青春期的人无病呻吟一样。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这是我在中学工作一年后的最大感慨。身处其中,不自觉的和之前在高校时的教学经验相对照,发现真实的教育形态原来如此,于是有了这份手记。
我不知道这份手记到底能引发多大的共鸣,因为只这是我一个人的教育体验。然而我知道,教育的路途真的遥远漫长,我们都要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