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我和小云的爸爸十几年前在这里打过工。这里的很多菜都是小云爸爸的拿手菜。”兰桂花看着周江峰微笑着说。
“是吗?这里的菜在西安市很出名。”周江峰附和着笑着说。
“我刚点的这几个菜还都是小云的爸爸自创的。”兰桂花说。
“妈,你从来没对我说过这些。”吴小云看着母亲惊讶地说。
“行咧,不说咧,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吴大涛像有心事地说。
“菜来了。”周江峰说。
“爸,峰哥给你带了一点礼物。”吴小云看了一眼周江峰说。
“叔叔,第一次见面仓促,也没准备多少东西,听小云说你爱烟和酒,这些东西希望您喜欢。”周江峰站起来,双手把袋子递给吴大涛说。
“周老师,客气咧。”吴大涛站起来客套地说。
兰桂花坐在丈夫的旁边,默默地看着周江峰,脸上现出淡淡地微笑,心里却沉下。
第十七章 两人商议游海南
有人说,旅行是照妖镜,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就和她或者他旅行一次。在旅行的过程中,才可以从生活习惯,爱好,品味,乃至对金钱的态度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人。如果他或她能在旅行中对你包容呵护,那么,在生活中,他或她也一定是知冷知热的那个人。
吴小云心里就这么想,而且想了不止一次,不止一天。
周江峰放寒假的前一天,吴小云电话里问:“峰哥,我看网上这几天的海南游人比较少。”
“我也看了,我正在选择旅行社。”周江峰电话里说。
“峰哥,你选好了,给我发个图片,我把费用给你发过去。”吴小云笑着说。
“嗯,这次我请你。”周江峰电话里笑着说。
“好吧!”吴小云说。
听到吴小云的话,周江峰心里咯噔了一下。放下电话,周江峰回到家里,给母亲申雪丽说自己和吴小云一起去海南的事。
周江峰的母亲申雪丽是纺织厂的退休职工,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纺织厂女工说话声都特别大,这是一种职业特征。
“去海南,你上次不是去过了吗?”申雪丽高声量地说。
“我今年想再去一次。”周江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拿着遥控,不停地换频道说。
“和谁去?”母亲一边端着饭,一边从厨房里走出来说。
“和吴小云。”周江峰看着电影频道说。
“是那个商场里买鞋的售货员?”申雪丽把饭放在饭桌上问。
“嗯。”周江峰继续看着电影频道说。
“江峰,你和那个售货员关系定了?”申雪丽回头看着沙发上的儿子又问。
“嗯,定了。我打算和她结婚。”周江峰换了一个频道说。
“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申雪丽坐在儿子的旁边问。
“开小吃店的。”周江峰依然看着电视说。
“开小吃店的!哪儿的人?”申雪丽吃惊地看着儿子问。
“蓝田人。”周江峰继续换着频道说。
“蓝田人,那是农村人?”申雪丽更吃惊地看着儿子问。
“是农村的,山下的。”周江峰站起来,走到饭桌旁的椅子上坐着说。
“江峰,你怎么给我领回个农村媳妇?”申雪丽站起来生气地说。
“农村的又怎么了?”周江峰夹了一口菜放进口里说。
“你说农村的怎么了?咱是西安市的户口,城里人,怎么能找个农村的媳妇呢?”申雪丽又坐在儿子的旁边皱着眉毛语重心长地说。
“她户口是农村的,但从小在城里长大,上学,看不出来是农村人。”周江峰吃着饭说。
“是这样,那上过大学没有?”申雪丽盯着儿子又问。
“是大专,商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周江峰喝了一口汤问。
“哦,这还差不多,上过学的就懂得礼数,就知道在城里头该怎么做城里的媳妇。”申雪丽看着儿子说。
“妈,别想那么多,她挺好的,很听话。”周江峰说。
“听话就好,听话就好,听话好管。”申雪丽笑着说。
“妈,别想那么多。以后你和我爸多了一个伺候你的人。”周江峰低着头边吃边说。
“嗯。”申雪丽应声说,看了一眼儿子,又不放心地问:“那她爸妈人怎么样?”
“还行。”周江峰边吃边说。
“怎么叫还行?我是问她们家是不是那种贪钱爱沾便宜的人?”申雪丽盯着儿子又问。
“她爸妈开着小吃店,生意还行。她爸以前是大厨,后来不知道怎么不干了,和她妈开了一家小吃店。”周江峰说。
“那他们在西安买房了没有?”申雪丽问。
“不知道,没问那么多。”周江峰说。
“干嘛不问?结婚前把什么都问清楚,心里好有个底。你没听说吗?现在农村结婚,女方向男方要彩礼得要多少?”申雪丽说。
“没问,还没到时候!”周江峰放下筷子说。
“还没到时候?那你等到什么时候问?”申雪丽走到儿子的旁边问。
“妈,我们现在只是确定关系,结婚的事我打算在今年的国庆节办。”周江峰看着电视说。
“国庆节办?”申雪丽看了儿子电视说,“那你也得问清楚,省的夜长梦多。”
“她虽说是农村户口,但说话做事一点也不像农村人,知书达理,是个好姑娘。”周江峰说。
“江峰,不管怎么样,现在要把她家的底弄清楚。”申雪丽说。
“我已经见了她父母。”周江峰说。
“你都见了她父母了!人怎么样?”申雪丽问。
“还行!通情达理。”周江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