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这般,在流转的时钟滴答中充斥着无数烦心事,就如此刻的我,平静之余内心却又掀万般波折,炎炎夏日辛苦之余也不该是忘记了自己要维持好形象问题。
人生就是如此,总能在平静的日子里让自己开心起来,也总能在开心的日子里,想起了诸多不开心的事,就这样,周而复始,循循渐进,走完了大半生岁月。
倘若我此时是拿起了笔和纸,这一天里该当是安静无比的。文字总能让人安静,因为它是清秀的,它是沙沙声而又不嘈杂不刺耳的动人旋律,在文字的海洋里,人们更愿意直视内心,更愿意畅所欲言,更愿意面对生活种种,而不恐惧,不受一丝胁迫,而从容万分。
文字里的安静,是无论文字外多么的嘈杂无序,即便是身处闹市之中也无法动容一二。或许“闹市取静”是最好的形容。文字溢于言表,而又发于本心。如若不然,则更见其平和与深省。
活在文字里的安静,是一种无声的情感宣泄,它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而又来源于人间琐事。它从不放肆的喧嚣,而又是无声中的抗议。它拥有千军万马不可挡之势,而又软弱如无缚鸡之力。可悲可抗,可抑可扬。
作为素人家的孩子,骨子里的文静气大抵应当与文字里的安静可陪衬一二。文静在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多形容女孩,女子。倘若形容男子文静,该当是“秀气”二字。
爱读书,活在文字里的安静,更突显人的“雅”气。它不是高冷范,也不是酸爽的之乎者也,而是安静的脾性。
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而养气的前提就是安静,活在文字里的安静,才能正在为养气补足先天能量。
或许有人更道“女子无才便是德”,通晓古今,但凡为人上人者,皆不是诗书礼仪以表身,或是安静的,或是活泼的,在升华之道上,无不体验“活在文字里的安静”。
生而为人,或沐浴文学,或道听途说,这沿街的文字文化无一不是从耳朵流入脑袋,而又积淀在了心里,而又发挥出来表现在了言语之上。文字里的安静是一种语言的沉淀,是一种品性的升华,它不沾染万物俗气,而又融入贯穿风俗习气之中。
一静一动,一张一弛,无尽诠释出它的美。倘若让我择一处安静之所,我选活在文字里的安静。——简书—张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