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大厦将倾,势不可挡
出场人物
周平王:靠勾结犬戎上位,迁都洛邑,东周第一个王(前768——前720年在位),春秋第一个王(前722年进入春秋时期),其人外强中干,为政周王朝已经大大衰落,死的时候连办葬礼都没钱。
周桓王:周平王的孙子,父亲死于给郑国当质子回国后的一个月内,穷尽一生,将郑庄公赶出王室朝廷,却也因为自己的鲁莽出征,让王室颜面扫地。
郑庄公:就是郑寤生,春秋初期小霸。
周平王是怎么坐上周王室天子的?
是他母亲的娘家人申国申候带着西戎将西周给灭了,把他父亲周幽王给杀了,他才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国都迁到洛洛邑,在各诸侯国的支持下当上周天王。可惜的是天王宜臼接手的十一个烂摊子,国家积贫积弱、民心尽失,国土也有一大半在犬戎攻打过来时丢了,王室衰微,诸侯强大,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已经只是一句空话了。
在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时,郑桓公战死,所以他儿子郑武公在周平王迁都洛邑后承袭了父亲在王室的官职,司徒,也就是卿大夫,传到郑庄公手里,郑庄公继续为卿大夫,这可是王室真正的执政者。
周平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郑国的发展却越来越好,国土面积越来越广,在诸侯面前的面子越来越大,军队实力越来越强,这个郑庄公,光顾着发展自己的封国,却不管周王室的死活,掌着执政大全却不做事,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所以干脆就私下里找了虢公(西虢国,世代在周王室做官,郑国灭掉的那个是东虢国)想把执政权交给他,没想到虢公胆子小,不敢接,把周平王给拒绝了。最可怜的是,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
郑庄公不高兴了,周平王颤抖了。在巍巍的王室朝堂上,周平王在上,郑庄公在下,明明俯视着对方,可这样的威严感完全不能给自己壮胆,周平王对视上郑庄公怨恨的眼睛,心中早已经瑟瑟发抖,赶紧否认:“没有的事。”
郑庄公不信,继续质问,周平王心虚不已,连否认的话都磕巴得不知如何说,现场一片寂静,周平王的心里却像打翻了油锅,最后脑子一热,“你若不信,我把太子送到你郑国当质子,这样你总相信朕了吧。”
现场一片哗然,连郑庄公也惊到了,一直都只有平等的诸侯国之间交换质子的,哪有周王室把太子交出去当人质的。
郑庄公沉思片刻,说:“也行吧,我们互换人质,王子狐到郑国为人质,我公子忽到王室为人质。”
史无前例,周王室的太子居然居然沦落到诸侯国当质子,可悲,可怜。
公元前720年3月24日,周平王崩天了,东周第一代周天子在进入春秋时期的第三年就驾崩了,郑庄公赶紧将王子狐送回王室,可惜王子狐可能伤心过度,也可能从小就营养不好,再加上被送出去当质子,既丢脸又担心害怕,回到王室不到一个月也死了,天子之位只能由王子狐的儿子姬林即位,即周桓王。
周桓王从小还算比较有才华,只是一直无从施展,看着王室越来越衰微和懦弱,心中一直志意难平。如今即位,第一件事就是绝不容郑庄公如此放肆,他再一次找虢公,要把卿大夫的位置交给他,可惜,再一次被虢公拒绝了。
于是很不地道的郑庄公,在4月正值风吹麦浪的时候,派祭仲把部队开到王畿之内一个叫温的地方,将那里的麦子全给收割了,部队在温地吃饱喝足后,在秋天又跑到成周把那里的稻子给收割干净。
从此,周王室与郑国在明面上彻底翻脸了。
可怜的周王室,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到让王畿百姓填饱肚子都不容易的程度,现在温地和成周颗粒无收,眼下又还有先王跟王子狐的葬礼要办,真真是连给周平王办一场像样的葬礼都做不到了。百事孝为先,王室只能舔着脸不顾礼仪地派武氏到鲁国来求取助丧的财物。
时间过得很快,周桓王忍气吞声了五年,终于在公元前715年,对郑庄公削权成功,虢公忌父当上了王室的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
郑庄公这一次为什么忍了呢?没再去找周王对峙,也没有去哪割麦子。
因为自从平定国内共叔段之乱后,他就彻底腾出精力各处征伐称霸,这种时候周王卿士的身份还是很好用的,就像后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他可以打着周王的称号讨伐别国的“不义”、“无礼”。
比如,前722年,当初共叔段的儿子跑到卫国,唆使卫国人出兵伐郑的时候,郑庄公就立即以王师和虢师伐卫;前714年和前713年,两次,郑庄公又以周王左卿士的身份,以王命征讨宋国,理由是宋殇公不朝拜天子,天知道他自己也不怎么朝拜天子,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又过了8年,公元前707年夏天,周桓王彻底夺了郑庄公的政权,连左卿士的身份也不给了,郑庄公心想,那我也不再朝拜你了。
也许周桓王认为郑庄公的反应只是不朝拜他,是因为怕了自己,以为自己可以一震周王室旧日威风。周桓王洋洋自得了三个月,最后的决定是,号召诸侯伐郑。
响应周王的,有蔡国、卫国、陈国,这三个国家只有卫国稍微强一点,但经过州吁之乱后也从一等国家沦落到二等国家,而陈国才刚刚内乱过。
周王亲领中军,虢公林富领右军,还带着蔡国和卫国的军队,周公黑肩(周公旦的后代)统领左军和陈国人,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往郑国。
郑庄公积极应战,他的儿子公子突提议,我方左军列方形阵势,阻挡蔡卫军队,右军方形阵势抵挡陈国军队,陈国刚刚内乱,大家都没有斗志,如果先攻击他们,陈军必乱,周王军队一边看到陈军大乱,一边又要与我们打,也必乱无疑,只剩蔡卫军肯定没法支撑全局。
于是郑庄公以公子忽领右军,祭仲领左军,原繁和高渠弥在中军辅佐自己,摆出鱼丽之阵(这个阵法具体是什么样,现在已经无从探究)
两军在繻葛开战,一切如公子突所料,蔡、卫、陈都溃散奔逃,周王军队乱作一团,郑军合力攻击,王军很快就大败,而且周桓王还被郑国一个叫祝聃的将领射中了肩膀。
受伤的周桓王,虽然全军溃败,但还是沉着应对,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丝毫不乱地指挥全军撤退。
祝聃还想再追,被郑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愿意驾凌人上,何况人家是天子,我又怎么敢驾凌其上?这场战争不过是正当防卫,只要国家社稷无损,就足够了。”说完也撤出战场。晚上还派了祭仲到王军当中慰问。
原本周桓王是想通过这场出征一震王室威风,没想到结果是颜面扫地,祝聃的那一箭彻底射穿了周王朝的遮羞布,繻葛之败,将周王朝最后一点余威也败了个干净。
这次繻葛之战,是自春秋开始,一直到周室灭亡,唯一一次周望亲自领兵出征,以后再也没有。
可惜了周桓王,如果出生在周王室强盛年代,可能还能有所作为。此时的周朝,已经是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看起来孤勇,最终结局注定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