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和学习,类似《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优秀文化,开始在越来越多地幼儿园传播开来……古人是智慧的,几千年前的礼仪和文化到现在仍然适用,而且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在利益地熏陶下,越来越多的人将中国真正的传统的精华都丢弃了,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掀起了国学热的题材。而蓝树托育中心,也计划进行国学课程的学习与推广,问题是,国学课,现在还没有真正地模式与流程,更何况我们针对的是年龄更小的孩子,所以我们需要探索创新出一套新的国学课程,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国学课程……搜集了很多的资料之后,心中大概有了雏形,以拜孔子、经典诵读、茶道、毛笔字、国画等形式进行探索,但还是没有实际的内容和具体的步骤与操作。所以,今天以体验课的形式参观了童学馆,这是昌吉唯一一家国学课程相关的幼儿兴趣班。
刚进入童学馆,有5位老师,穿着汉时服装在门口接待,正好赶上晨读《弟子规》,所有的会员小朋友整齐的站成一排,由老师在前面带领给孩子们分发弟子规的内容,开始诵读“谨”的部分,老师读一句,孩子们读一句,作为一种跟读和复习……十分钟之后,早上的晨读结束了,开始正式上课前的准备了,首先是拜孔子,老师站在孔子画像的前面,为孩子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双手交叠举国头顶,行拜师礼,颇有种尊师重道的感觉。
正式进入课程之后,首先是礼仪常规,老师和小朋友们来到自己的座位后,老师说“小朋友们请坐”小朋友回答“老师请先坐”,之后入座,进行吐纳入定的练习,老师播放轻音乐,然后引导孩子们“闻花香”吸气、吐气……让孩们定下心来,接着开始了“文曲星”识字训练,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孩子坐在位置上反复进行重复和枯燥的认字,让孩子找“字宝宝”和之前我在幼儿园的时候语言领域的识字任务是一样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填鸭教育、死记硬背,根本不适合孩子,单纯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课程还没有结束,果果就说,我不想听了,我想回家!!!可以想象到,这个课程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后来,我们也和管理的老师沟通了这个问题,老师说,这就是他们的课程特色,识字量2000,通过重复的练习让孩子学会识字认字……虽然这个部分我不认可,可是接下来的茶道,确实是我想要的东西。
茶道,老师摆好茶具,为孩子们介绍茶具的名称,“闻香杯”“品茗杯”“洗茶杯”“君子六宝”……之后第一步净手,这个步骤,老师当时省略了,接着是焚香(蝉道),老师也省略了,所以,我对老师的专业程度有了很大考量。接着是大兵沐淋,高山流水(三起三落),乌龙入宫,洗茶——芳草回春,第一泡的茶叶要分承香露,“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情”,第二泡,“冲洗仙颜”“春风拂面”“洗净凡尘”……老师演示之后,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学习和操作,老师做个别指导……
看着效果还蛮不错的,因为这个环节是果果最感兴趣和最专注的,动手之后脸上流露出满足的表情,所以,我得到的结论是,茶道,很不错,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个挑战,而且也是专注力和气质培养的重点。
可是,关于茶道,有很多的流派,每个人都可以对茶道有知己地理解和诠释,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茶道的基本我们还是要以茶修身。
茶道分为十三道: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净手是卫生所需,也是出于对茶道尊重。
引茶入荷,请客人赏茶,然后赏茶具(逐一介绍茶具)
第二道:烫杯温壶
用开水把所有对茶具冲洗一遍(包括茶杯、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等)既可以杀菌,同时也给茶具预热,这样,茶更容易入味。
第三道:放茶(马龙入宫)
将茶叶放到茶壶里,可以用独特的放茶首发,看起来更有艺术味道
第四道:洗茶
将热水倒入壶中,水与茶接触的一瞬间,茶叶仿佛也开始苏醒了。这是头泡茶,要迅速将茶汤倒出来,茶就算洗好了。
第五道:冲泡
洗好茶后,再把沸水倒入壶中,倒水的过程,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所谓“凤凰三点头”就是高提水壶,让水直流而下,接着利用手腕带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姿态要优雅。
第六道:春风拂面
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茉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不要让上面的茶叶进入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
第八道:分杯
用茶夹把品茗杯分给客人(切忌不可用手直接拿,不卫生,也不礼貌)
第九道:玉液回壶
把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公道杯的作用就是在于均匀茶汤的浓度,让大家可以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第十道:分壶
将公道杯中的茶分别倒入客人的杯中,不要倒满“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情”。
第十一道:奉茶
用右手手掌表示“请品茶”,客人则用右手伸掌礼进行对答“谢谢”奉茶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第十二道:闻香
客人端起茶杯先闻闻茶香,做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持杯姿势:右手持杯,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并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就不需要兰花指了)。
——“三龙护鼎”
客人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
这是我简单搜集和整理出茶道的流程,特此记录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