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本培训赋能干部履职,锻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加强干部基本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一、基本培训是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的基石

基本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本源性、时代性和牵引性。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聚焦党的中心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设置课程,帮助干部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突出需求导向: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例如,为招商引资干部开设经济政策解读课程,为基层干部提供群众工作方法培训。

突出实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组织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质量不高、落实不力等问题,开展点名调训,帮助干部强弱项、补短板。例如,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

三、健全培训机制,确保常态长效

推动全员覆盖: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训尽训、全员覆盖。

完善学制设置:科学合理设置中长期培训班与短期培训班的时间,避免漏训、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

数字赋能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推进网络平台、网络课程同步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

四、强化质量保障,打造培训品牌

抓好教学质量:推行多轮备课制度,健全从讲题生成、师资遴选到教学评估的全流程制度安排,提升教学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

提升科研质量:加强优势学科和急需学科建设,强化调查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建设人才队伍: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例如,选聘党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人物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形成“青年教师变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变名师,名师变大师”的梯度培养模式。

五、坚持从严治校,营造学习之风

坚定政治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的主体责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师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抵制不正之风,潜心治学、悉心育人。

从严抓好学员管理:对学员入校、在校、离校实行全过程管理,强化封闭式住校管理,充分发挥学员党支部和班委会作用,严肃培训纪律。

加强基本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校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