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婷播报:
同学们好!今天我来向大家交流《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于女性的温柔,诗人的感性,学者的睿智相结合。她多才多艺,既是建筑学家,又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她的作品如四月天的微风,既不冷峻,也不烦闷,清新淡雅,温暖细腻。
此书截取了林徽因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我从中挑选了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分享我的感受。
四月天是灵动生机,春意盎然的,在林徽因的笔下亦是如此。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轻快灵动的笔调,围绕"四月天”展开,用“云烟、月圆、白莲、燕”等为喻体,层层叠叠,映衬其中诗意盎然的意境,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四月天时充满向上希望的画面,情感如水面涟漪,微波荡漾,仿佛身临其境。
在细腻的描写中,我好似看到了轻灵的四月,"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看到了柔软的四月,"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 看到了娉婷的,天真庄严的四月,"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那四月充满希望,在天地间氤氲着生机。
早春朦胧,云烟弥漫,细雨淅沥点洒在花前。百花香溢,夜夜月圆,雪化后的鹅黄,破土的那一抹绿芽。在梦影中,粼粼水光上盛开着柔嫩的白莲。那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子在梁间穿梭呢喃。春的万物复苏触动着作者的心,是温暖蓬勃,象征着新的生命来临,正如结尾所说,"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题目的下方,还有一行字——一句爱的赞颂。是诗人对四月天的爱,对蓬勃生长新生命的爱,也是林徽因作为母亲对儿子出生的喜悦,象征着美好的期待与希望。
四月天是温暖软柔,灵动欢快的象征,我们也可以在诗中感受四月天,在四月天中感受爱,感受那位如四月天一样的女子。细细品读四月天,也许有不一样的感受。
《林徽因精品选》中还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像《彼此》中的爱国豪情,《绣绣》中旧社会制度的悲剧,对儿童的伤害。都令我深深触动。
谢谢大家!
蔡昭宇播报:
大家好,我是蔡昭宇,今天由我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刚读完的一本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余华,小说主要描写了在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位普通送茧工人耐人寻味的一生。
作者余华用诙谐的语言,细腻的文字讲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代表人物——许三观为了应对生活中一次次的危机,多次卖血的经历。书中一个情节让我感受倍深,许三观为了凑钱给大儿子许一乐治病,从家乡一路卖血到上海,他被医生称为“亡命之徒”,好在后来儿子的病终于好了。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这也是当时普通人民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之举,为了要生存下去,只有坚强、强忍、面对,这样的许三观让我敬佩、心酸。
许三观是善良的,在许玉兰被批斗的那段日子里,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也是大度的,在何小勇将死之际,让一乐去给亲生父亲喊魂,生活的艰难没有改变他的乐观,直到年老,他得知自己的血已经卖不出去了,大哭一场,这使得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用了,这大概就是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吧。
书中的人物不多,却个个鲜活生动,泼辣能干的徐玉兰,知恩图报的大儿子许一乐.....作者没有用绚丽的语言去描述,去构造,只用了最朴实的文字,却让我深切感受到那时人们生活的坎坷,同时也感受到那时人们的质朴、善良、乐观,“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足以。
这本书,让我感到震惊,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到人可以以卖血这种方式生活,不向命运屈服,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如此幸福,可还是有一些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许三观是幸运的,小说的结尾他并没有因为卖血而失去生命,虽然依旧不富裕,但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
我的分享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