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你作
那一次,拿着kindle去找一位同事问一些操作上的事情,其实原本问完就走那该有多好呢。然后那位同事就问,你平常都看些什么书的啊,推荐一些书让我去看看。结果,自己就给自己下了个套。从李笑来老师到杰克韦尔奇,再介绍了一遍蒙得·弗洛伊德,甚至连凯文凯利也搬了出来,那个眉飞色舞啊,那个坑都已经帮自己挖好了。最后要走了,同事有点热切的来了一句,你看完会不会写点什么的啊。心颤了一下,“偶尔会”。我只能笑着回答。能不能让我看一下啊,“不要”。挥一挥衣袖,却是不敢再停留了。
你说,装逼还会不会被雷劈。不知道同事理解我是害羞,还是以为我在那里作。我无从知道,但我最起码的知道自己不能很好的给到别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因为,我自己实在有点拿不出手的感觉。
感谢她,从那开始,我决定不管看了什么,学了什么。怎样也要写点东西,把自己想法记录下来。如果说为了什么,容我想清楚后再回答了。
汤老师的指点
非常幸运能得到汤小小老师指点,一个年发表文章量超过1400篇,一个1小时能写3000字好文的大师。
一、选择合适的题材
想写一篇文章,我得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点什么,我想让读者读懂点什么,或者找准读者的兴趣点,有所针对的去写点什么。
读者爱看的,无非是这么几点:
1、正能量的,能给人带来温暖,美好,还带点励志;
2、给人以警示的,人都希望自己避免犯错,但我们不能纯粹的写负能量,有正有负才能得到平衡;
3、给读者答疑解惑,但是,回答的问题的普遍性决定着我们文章受众群体的多少;
4、让人学到东西,这简直是我这种文笔不好的人的福音,只要找准了切入点,确定是新鲜的知识点,受众群体的大小,那我们就可以输出要么有趣的,要么有用的观点了。
二、取一个好标题
一个好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不当个标题党,内容再好,读者不点进来仍然表达不出你的观点,就如同人靠衣装一样。
1、提个问题?但必须足够吸引人,而且是很多人都困惑的问题;
2、颠覆认知?这个观点全民认同,不行,我要尝试着去推翻它,你总不能不关注吧;
3、带个热点?坐上热点这个顺风车,即使内容与热点无关,无所谓,因为上车了嘛;
4、摆数据。数据能让人直观的知道里面的内容,让读者产生对数据来源的兴趣;
5、污一个试试?说句老实话,每个人都会有点羞羞心,但谁都忍不住不去碰它。
三、写好开头
我们都经历过高考,老师都会告诉你,评分老师只看开头结尾就打分的啦,所以要高分,关键还是引人的开头,还有点睛的结尾。
1、写自己的事。如果我要编个故事,可是我不懂编好一些细节,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2、写别人的事。如果自己不好写,那把身边的人放出来,只要有了原型,细节都好办;
3、写热点。对还是他!热点嘛,大家最爱;
4、写影视剧情。最好是当前热播剧,写出来大家都看过,大家心里都懂。
四、给文章个骨架
人也如此,没有骨架,那只是一滩血肉,撑起所有的就是骨架,有了它,我们再怎么往里面填内容都好说了。
故事+评论。还是故事+故事+故事+…+评论。就像我们初高中读书写作文。老师都要求我们,你们的文章是总分总呢还是分总呢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呢。故事为的是支撑我们的评论,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继续补,正面的不够再来个反面的。就是说一切都是为了要撑起我们的观点。
五、好故事要讲好
不把故事讲好,老被吐槽,这故事假的啊,或者,我看了没什么感觉,那我觉得这篇文章就相当于白写了。
起承转合,有起因,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过程中突然间翻转了什么东西,结果我们收获、得到了什么。这样光想想光说说都可以勾起兴趣,让人觉得有情感的起伏;
人物事情细节描写,多写情节,少些情绪,当然也要做到详略得当才能把该说的话说好。
还是那句话
人性是懒惰的,大神不是一天一年能炼成的,就像海上冰山,你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它还是会存在的。
不拿起笔,不把键盘敲响,凭什么你会成功,如果不是那样则,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失败者了。路是已经铺好了,也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是你愿意花多少精力,花多少付出,来在这条路上走远一点,再走远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