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会歌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遇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笑他迂腐:“乱世梨无主。”许衡正色回答:“梨虽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慎独,是一种“自我约束法。”独身自处、无人监督时,少了外界的压力,没有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可说是“存乎一心”。这个时候,最见修为。
所以《礼记》里才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比隐蔽处更易见的,没有比细节处更明显的。
比如:办公室里,教室里,你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请自觉关上灯,关上门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星期天的作业,我是独立完成呢?还是从书上找、抄呢?恐怕要考验一下学生的自觉习惯和自制力了。
再比如,坚持《简书》日更,也需要毅力和自律。
慎独如此,慎众亦然,这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
慎众,慎的是“从众”。当身处群体中时,要坚守自我,不为“生态”所然,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感。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请同学们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味道,其他学生全都举手说有,只有柏拉图说没有;因为苏格拉底拿出的是一个假苹果。
但是,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事实上,柏拉图如果不自信,恐怕也不敢悖众。所以,慎重,得有双慧眼,能看明白事情。
爱默生有句名言:“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正如, 一位教师只有经常地学习、积极地实践、自觉地反思与调整, 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工作,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才能在平凡的教学实践中寻找不平凡的感受,寻找教育的真谛。
这不仅是教师工作兴趣和灵感的源泉,也是我们尽享教育创造之美的源泉所在, 更是走向第三境界的必由之路。
面对纷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遇事冷静,多分析,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不忘初心,守住本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