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里,人们倍感压力之大。于是,许多人都想通过复合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
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这样的高产神话,他拥有多重身份: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印刷商、哲学家、政治家、邮政局长、外交家等。看到他这么成功,大家一定以为他是一个没有闲暇时间的人,但恰恰相反,他把大把时间花在各种爱好和交际上。
可是一个人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单一能力,在短暂的一生里拥有多项技能,而又不耽误享受生活的时间呢?
谣言粉碎:为了达到高效,挤出所有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认为自己必须像机器那样不停地运转。
真相是:高效并不是像机器一样挤出所有时间用来工作,这其实是一个“效率陷阱”。想要真正实现高产,先要放弃“效率”这个观念,转而选择创造条件,让自己每天拥有极为高效的2小时。
01 意识到每天的关键时刻——抉择点
人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一般是不经大脑的,只是由习惯在指引,几乎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这就进入了自动模式。想要克服这种模式,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决定下一步该完成什么工作,也就是意识到抉择点。
人类在很多方面是“认知上的懒惰者”,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选择在思维层面阻力最小的那条路。因此我们不能依赖自动的神经性常规行为,而要进行有意识的选择。那么,迷茫的时候,选择艰难的那条路吧。
进行抉择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高效工作的2小时了。可事实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被意外情况打断,比如预约被取消、同事来提问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执行意向”来帮助,它是指我们在计划时也要把意外包含进去。如果有意外情况忽然打断了工作,我们就按照计划上的做。
不要用意志去抵抗,也不必提前完成下一项任务,因为下一项任务的时间我们早已安排好。
这时大胆地去进行一项新的活动,或者选择一件乐意做的事情,比如与同事聊天。这种新的活动,往往更让人容易成功执行原本计划。
执行意向也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抉择点,外界的打断是一个让人反思如何利用时间的机会。
另外,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02 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效率专家告诉我们,要先做最重要的工作,但同时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会很消耗大脑能量。要知道大脑能量是驱动身体行为的燃油,少了它,我们会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优先选择值得用上我们大脑能量的工作。
做这个选择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什么事情会消耗心理能量,让我们感到疲惫?
回邮件等典型的、日常的、不重要的决定,也会让人在接下来的自控性任务中缺乏动力,也就是说做决定会导致心理疲惫。
总的来说,我们先要分辨出哪些工作会消耗心理能量。然后,在百分百投入工作之前,避免做这些消耗能量的事,以免过早产生心理疲惫。
增加心理能量小方法:
1、早起并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因为这时,心理疲惫度是最低的。
2、前一晚定下待办事项,如果第二天做这件事会浪费心理能量。
3、深呼吸、大笑、打盹儿10分钟都能帮我们补充心理能量。
利用好心理能量,我们需要做的是出色地完成事关紧要的工作,而不是平庸地完成所有的工作。
03 无需对抗分心也能让你更专注
谣言粉碎: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就一定能专注于工作。
真相:大脑天生无法保持专注。
谣言粉碎:走神是个必须改掉的坏毛病。
真相:走神可以帮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研究表明,走神可能其实并不是什么缺陷,说不定还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我们要进行对所有职业人士来说都颇为不易的认知性任务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做出长远计划。在忙碌的2小时里,请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
04 掌握饮食和运动的诀窍,让自己更高效
我们的身体状况可以影响到精神状况,这是一条既明显又隐晦的知识。
身体上的运动也会在短期内对你的心理表现产生作用。
运动能够让你的注意力更加敏锐,它对工作效率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它对精神状态有显著的即刻调节效果。
人们经常会单纯地以为,不论自己的身体状态如何,都要学会忍耐,同时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果——不管你是虚弱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还是精力充沛、头脑清楚。但事实是,你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感受,而且这控制力远比你所能意识到的要强得多。
05 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
白噪声指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存在于背景中的轰鸣声,比如电扇转动时的声音、或者某个人连续不断地说“嘘”时的声音。
曾有人对一所中学的大部分孩子们(除了那些被老师们认为最难以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们)进行过研究。在白噪声的环境下,这些孩子们的记忆力要比在安静环境下差一些,而那些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在白噪声的环境下却表现得更好。
研究证明,中等程度的噪声或许可以帮助你提升创造力,而太高或太低的噪声则可能不会有什么帮助。
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不会总想着如何用工作填满所有碎片时间,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相反,我们会想着如何像本杰明·富兰克林那样,合理安排时间,既享受了生活,又能获得成功。好好学习作者讲到的几种策略,我们会更加卓有成效地工作,从而成为人生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