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日左右交节,太阳黄经达225°。
气候开始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寓意着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
立冬有三候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
立冬后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开始结冰。
过五日,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面上开始出现冻土现象。
再五日,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禽鸟变成蛤蜊藏在海水里面避寒。
节气诗
咏二十四节气诗 立冬 十月节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霜降时节寒风瑟瑟吹向人间,而立冬之日寒冰刚结,清澈的水便漫过薄冰。
此时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赶。
庄稼已经收割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
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节气小知识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补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饮食上要温补,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吃一些补肾、健胃、强腰膝的食物,如羊肉、白萝卜、栗子等。
吃饺子
除了冬至,立冬也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又名“交子”,秋冬之交,有新旧交替之意,所以有吃饺子的习俗。
生活起居
进入冬天,要注意闭藏,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如果这一年有什么志向没有完成的话,也就算了,暂时不去想它。
等到来年春天再去努力实现它。
此时,身体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寒就温”,一切病大多因为受凉引起,要做好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