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申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爬上皇宫后的煤山,用一条白练结束了大明王朝近300年的统治。
就在两天之前,起义军开始围困京城时,明王朝的命运也并非没有转机。李自成派人与崇祯议和,要价是在山西、陕西一带割地称王,并要军费白银1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李自成愿意帮崇祯荡平其他义军,并帮助朝廷抵御满清。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在对明战争中屡战屡胜,几度打到北京城下,但他其实一直也没有灭亡明朝的计划。满州人的目的,无非逼迫明王朝通商互市,在交界地带搞一个自贸区。没有东西公平交易了,就发狠劫掠一番。
即使拒绝和谈,明王也还有一个办法——迁都。明朝在南京有一套完备的政府机构,崇祯只要逃到南京,就可以和李自成或者皇太极划江而治,支撑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都极有可能。
两个大对头,都没有灭亡大明王朝的打算,大明朝怎么就稀里糊涂亡国了呢?
2∥
在现代社会,谈判是协商、妥协,通过利益交换,在保证己方核心利益的条件下达成和解。但是,在传统观念里,和谈=丧权辱国=投降=卖国。谁主张“和议”,谁就是卖国贼。
崇祯朝内有流寇外有满清,大臣杨嗣昌和陈新甲曾经先后提出类似“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崇祯认可,皇太极也愿意和谈,而且要价应该是非常合理的。
崇祯帝自我期许极高,汉文帝、唐太宗在他眼里都是有瑕疵的帝王。像议和这种事,自己自然是不能说的,最好是皇上什么都不知道,大臣们公论决议和谈,自己顺坡下驴。
但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崇祯的小九九,大臣们心理清楚的很。领导不想留骂名,臣僚凭什么把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朝臣公议,调门一个比一个高。杨嗣昌被骂得狗血淋头,只得装聋作哑;陈新甲因为一直不肯替皇上背锅,被找个理由杀掉了。
就这样,谁都知道议和是最现实的选择,但谁都不敢承担“失地”“卖国”的指责,大家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王朝这艘大船不可救药地划向深渊。
3∥
自宋以降,面对外族入侵,主战与主和这个原本属于策略上的分歧,逐渐被道德所绑架,主战者占据天然的道德优势,主和者必须承担道德上的风险。这种现象,直到近代才有所改观,至少可以较为公开地谈论是战是和的问题了。
“七七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孔祥熙,知识界领袖胡适、蔡元培、傅斯年都认为不能打,因为根本就没办法打。而大批的青年学生则认为头可断,血可洒,一定要抗日到底。北大的学生抗议,蔡元培出来跟学生解释,我们要忍,现在还不能打,结果被学生打倒在地。
胡适主张“忍痛求和”,为此,他两次面见蒋介石,提出外交解决途径不可切断,还建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以此换取东亚的长期和平。
国难当头,人情汹汹,追随物议主张抗战最为安全。倡言主和,需要极大的道德勇气,胡适做到了。
淞沪会战之后,南京失陷,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四分之三阵亡。此时,人们才意识到亡国的危险,和谈的呼声此伏彼起。胡适呢,在他看来,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断绝,此后他再没有言及和谈。
4∥
而国民党元老居正的作为,则和胡适恰恰相反。
战事初起,居正坚决反对和议,对于主张和谈的胡适,居正力主将其逮捕。及至淞沪战败,居正认识到中日之间经济、军事实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战争可能导致国家的灭亡,于是转而力主向日方求和。
居正的身份很特别,他是辛亥革命元勋,武昌起义指挥者之一,是“西山会议派”骨干,反共反苏,又因为反对蒋介石独裁,被囚禁了两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居正放弃了个人的政治主张,力劝蒋介石对日和谈。
一天,于右任和居正又去劝蒋介石。居正坦言:我知道你是委员长,代表国家。你不愿去和谈,因为是屈辱,我愿牺牲我自己,我去签字。
我们知道,在屈辱的和谈协议上签字,不仅标志着一生名誉荡然无存,更会留下千载骂名。居正的作为,令人肃然起敬。
5∥
对于对日和谈,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
南京失陷以后,和谈呼声极高,国民党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大多数高层都主张和谈。蒋介石说,要和谈,有一个条件,就是日本必须恢复“九一八”之前的状态,不但退出华北,还要退出东北。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别的事情都可以谈,坚决抗战的方针绝对不可变更,这是大义所在。
无论是先主和后主战的胡适,先主战后主和的居正,还是坚决主张抗战的蒋介石,这些精英对局势的判断或有分歧,策略和识见或有高下,但是没有人再怀疑他们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担当,或许,这也是中华民族没有走向覆亡,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吧。
(罗辑思维笔记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