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认知是可以蜕变的,为了生存,为了适应社会,没有有好坏,没有对错的蜕变。
从小到大我的认知就是做人要诚信,要说到要做到,并且做不到的绝对不说,所以我从不骗人,不说大话。所以无论工作、生活、交友都是满腹真心,这么多年从未改变,但是如今我的认知却变了,明白做人虽然要诚信,但又不必太认真。
诚信蜕变的原因应该是近几年的磨练吧。
原因可能是你自己认为的诚信也许别人不信,就算你做到了结果却没有获得应该平等的对待,久而久之同样的人和事就不会再讲诚信,并且一旦有了这会种认知,对待其他人和事的时候也会想一些是否应该诚信,诚心的必要是什么。
当人遇到重创打破了常规的认知,就不免重新思考人生,怀疑事发前的全部认知是否正确,或者这样的认知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从而重新定义内心的方向。
有些认知是从小就印刻在脑子里的,以前觉得有些事是绝对的,就应该如何发展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果,却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动态的。现在才知道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因为人本身就不同,周围的环境事物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认知就不同。不能站在任何角度去评价其他人是否正确合理,小学学过的画杨梅就是很好的一课,现在品一品确是意味深长。
就拿睡觉这件事来说,小时候爹妈总是大早上叫起床,无论春夏秋冬。每当学校放假想睡个懒觉就别指望,到点儿就会被就揪起来,那时候也不敢反抗。再后来上班了,还是被催起床,但是有脾气可以反抗了,效果也是一般,起床超过10点就跟大逆不道差不多了。
但是结婚后就不同了,假期的时候男人经常睡到12点,一开始我不好意思睡懒觉,到点七八点就起床,后来我也跟着睡懒觉,婆婆从来没有催过,再婆家睡懒觉这件事好像是人之常情。后来还是我经常催男人要早点起床,因为他经常睡到中午12点,好好的一天假就变成了半天假,因为这件事没少吵架。后来我习惯了,他想睡就睡,我想起就起互相不干涉,现在对于晚起这件事我就改变了认知,虽然我还是觉得应该早睡早起,但是我也可以不睡不起,享受懒觉带来的欢愉。
有一个词叫先人后已,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多为别人考虑,虽然有时候考虑的还是不周到,但是对于一些事我是有考虑的。结婚前无论老爸回来多晚都等这一起吃,没回来也要问几点能回来,结婚后到吃饭时间谁没回来都可以吃。工作的时候带一个苹果都会觉得没有分给同事或者分给同事还是有人没吃到而内疚。这些只是小事,大事就更不用罗列了。
现在想想先人后己这个词是有条件的,人事情还是要分条件对待。比如男人要喝茶,我让他把小姨送的茶叶留着来客人的时候喝,让他喝自己买的,但是转念一想,为什么要把好喝的留给别人?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一定是把最好的拿出来招待,为何这之前要苦了自己!所以啊,认知真的会蜕变。
结婚前自己挣得也不多,也没大手大脚花过钱,更别说为自己买买过什么重要的东西。结婚后想的最多的是男人,后来是孩子,自己不化妆不打扮,身上什么服装鞋帽金银首饰的更是屈指可数,甚至装修房子的时候孩子姑姑让我装一个衣帽间我想都没想的就拿掉了,现在我的卧室连衣柜都没有。慢慢的发现在生活中,自己的关注点是别人,而别人又没有关注到自己,内心的天平自然会歪,久而久之心理就扭曲了,这样的人怎么还会开心。所以要把重心移到自己身上,自己内心满足了,其他的都是浮云和过客。
现在我希望自己有一个梳妆台,每天打扮自己,有很多耳环项链配饰,有自己的衣帽间,有很多衣服、鞋子、帽子,还有大大的穿衣镜,买各种喜欢的东西送给自己,站在镜子前欣赏自己。
虽然外在的东西只是表象,但是只要能让自己开心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人的认知要让自己快乐,没有了快乐怎么还会有美好的人生,更别谈什么理想。
认知应该蜕变,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