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常规研讨时,老师说班里新来的博自控能力实在太弱。只要他在,班里就会被扰乱一大片。若是班主任在他还可以。而新来的配班老师管的时候,简直就是两个样,常常是管了前面后面乱了,管了后面前面又乱了,面对这种境况,配班老师连连叫苦,她认为这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经过谈论,我们否定了班级老师的说法,并一致认为在没有观察、了解清楚孩子之前,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转班时领教过那个孩子的样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坐不住,活动时跑来跑去,有时趁老师不注意还跑到户外,害的当班老师到处找。
为了更清楚了解孩子,主管家长工作的燕和家长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原来孩子以前就转过几次幼儿园,每次转园都是因为老师管不住他,最后任由孩子发展,属于放弃状态。
家长就是看到这一点,才给孩子要转园,就想让孩子有懂他的老师进行教育……听着母亲的诉说,我理解母亲的用心。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啊。于是,决定慢慢转变这个孩子。
其实,我仔细观察过他的“出众”,只不过现在的老师比他曾经的老师“好说话”,在班里不排斥他,他做一些出格的动作只是想引起老师对他更多的的关注。
于是,针对这个孩子的表现,研讨的结果是——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就要“对症下药”,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应该以积极的方式去引导,不要消极暗示。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说“你要怎么怎么做?”而不是“你不能怎么怎么做!”殊不知这个“不能”面对辨别能力弱的孩子就成了第一次语言信号的标准,常常就会朝着“不能”的方向去做。因为老师说了“**”是不能那样做,但孩子就想弄清楚,到底那个“不能”做了会是怎样的结果?
孩子毕竟是孩子,辨别能力很弱,感受不到“消极提示”的不足。所以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根据孩子的接受水平,多一些正面引导,用发现的眼光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感到“我能行”,从而增强其是非辨别能力,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经过这样深入的研讨,班级老师豁然开朗,脸上多了欣慰的笑容。我想,她们肯定会采取新的方法面对博的行为习惯。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改变方式的过程。师者,以爱育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老师要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消极提示,给孩子改变的机会,静待他的变化!
(不过经过近几天的观察,老师明显感到,时时正面引导,博在活动中安静了一些,其他孩子也能管住自己,班里的常规明显有了好转。后续还会继续观察、书写博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