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好,白天补一觉?你可能小看了失眠的危害性》

世界上最大的教是什么教?那肯定是回笼教,早晨起来还想再补一觉。

玩笑归玩笑,但是却揭露了当今一个困扰大多数人的难题:睡眠障碍。我们逐渐感到夜晚入睡困难,有时过早醒来,或者时睡时醒,长期浅眠,偶尔还会伴随着夜间磨牙等情况。导致我们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

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习惯熬夜,睡前喜欢吃东西,加上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导致我们感到各种的焦虑和紧张。长此以往便产生了一些睡眠障碍。

重新审视:睡眠障碍带来哪些危害?


1.皮肤衰老会加速

经常熬夜或者睡眠不足会使肾脏功能出现问题,血液的循环能力变差,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除,进而渗入皮肤,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浮肿,等到浮肿消退,皮肤便会变瘪,气色变差,还会出现黑眼圈等状况。

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胶原蛋白的流失速度加快,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凹陷,皮肤加速衰老。

2.头脑反应变慢

波士顿大学的一项实验表明,只有在人们睡着时,血液才会大规模、周期性的流入大脑,这时脑脊液才会趁机而入,进入大脑清洗β淀粉样蛋白等毒素。当人们处在睡眠中,脑脊液则无法进入大脑清除毒素。大脑就会逐渐堆积废物,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

3.神经衰弱

交感神经功能会变紊乱,夜间兴奋,白天精力不足,萎靡不振,白昼困倦易睡,夜间不易入睡。

4.身体变的肥胖

调节脂肪的瘦素激素水平会降低,饥饿激素则会增加,导致食欲的增加。

5.免疫能力下降

美国曾经进行了一项研究“睡眠时间与免疫系统关系”的实验。

实验人员分别让153名年龄在21-5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志愿者吸入感冒病毒,然后跟踪观察他(她)们的身体情况。

结果表明:平均睡眠时间较短的人更容易感冒。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患感冒的风险是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人的近3倍,辗转反侧睡不着的人患感冒风险要高出近5倍。

6.诱发各种疾病

交感神经的兴奋,容易使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升高,血管痉挛,从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脑血管等一系列疾病。

双管齐下:预防加改善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实用且有效的改善方法。

1.睡前90分钟泡热水澡

相关实验显示,在40度的洗澡水中泡15分钟后,体内温度会上升约0.5度,也就是体温在37度的话,会达到37.5度,而体温想要再次回到37度,则需要90分钟的时间。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一书中曾提到过一个结论,当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差距缩小时,人更容易入睡。

2.睡眠时关闭所有灯光,白天多晒晒太阳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褪黑素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对光的感受性也会因年龄增加而变弱。褪黑素具有调整体内节律,促进睡眠的功效。太阳光会促进体内血清素的合成和分泌 。夜晚血清素将转化为褪黑素,促进睡眠。

3.掌握睡眠周期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左右,人们如果在周期内醒来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在周期末醒来则会感觉舒适。睡眠时长最好选择1.5小时的倍数,也就是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

4.坚持锻炼

运动会造成身体的疲惫,而大脑对身体的疲惫反应是增加深度睡眠时间,适当有氧运动会提高体温,促使精力充沛,缓解压力和紧张。当体温降低,体表温度与体内温度差距减小,更容易入睡。

5.晚餐吃点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会使体内血糖含量升高,血糖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食欲素”的分泌,食欲素水平降低会导致人嗜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良作息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理改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