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以后

文/刘呲花

全文/2660字数

0022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天色未亮,马春泥却在家里楼底下,大公鸡的鸣叫声中,一次又一次醒来。

卧室里的时钟换了,还没来得及去修,一下子不知道时间,只好通过小鸡打鸣的声音,来判断时辰了。

今天可是一个大日子,最小的儿子,要办周岁宴了。就在今天,家里67岁的父亲今天也会来参加宴席,距离上一次见面俩父女还是在一年多以前。

马春泥为了躲避抓超生队,预判似的连夜逃到了娘家。

过了两个星期以后,马春泥的丈夫庄满囤就轻骑摩托车,载着她和前夫最小的六岁女儿牛爱华,来到了父亲的家里借住……

脑子里浮现出父亲久未谋面的面容,马春泥摇晃起自己的脑袋来醒醒神,连带甩动起来一头的长发。她伸手抚了抚整个眼部,喊了几句庄满囤的名字。

“老庄,天快亮了,把你枕头边上的手电筒拿给我,要准备起来了,正事别忘了。”

说罢,马春妮用手撑着床沿,侧仰身坐了起来。

为了不吵醒睡梦中的儿子,她没有开开电灯的开关,而是接过庄满囤递来的橙色老式手电筒,冷白的光线照了照熟睡儿子的面庞。

紧闭的双眼上挂着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偶尔传来轻微的呼气声,嘟嘟的小脸就像一个醒着的面团,很是可爱。

马春泥深感欣慰,她蹑手蹑脚地踩在木地板上,换了身衣服,稍微整理下头发,拿着手电筒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出了房门,马春泥走在会发出“嘎吱嘎吱”声响的木质地板上面。

她的左手边先是经过一个老式的猪肝色木衣柜,再经过另外一个房间的屋门,那是属于三个女儿的房间。

继续往前走 ,二楼外厅的尽头,右手边会出现一个向下的木质楼梯,通过以后,朝右走出现眼前的就他们家的厨房了。

刷锅、生火、淘米下锅,依然是一气呵成。

马春泥一个人坐在灶火口,微弱的火光明明暗暗,想到自己的孩子,如今已经一岁了,往后会一天天的长大,内心升腾起一种幸福的情感。

客厅的正门大大敞开着,天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村八里的乡邻乡亲,陆陆续续到场。小院一下热闹起来,大家心照不宣地开始干活。

有的搬来了巨大铁桶灶,把铁锅搭在顶部,有的刷锅,有的烧火煮饭,烧热水……

人多办事效率高,乡亲邻里大家一起各司其事地晃动着忙碌的身影,今晨的早饭,和中午正餐的备菜同时进行起来。

柴火米饭、煎带鱼、炸猪肉……散发出诱人香味。早饭煮好了,办事的大家自成一桌,打了米饭坐下吃了起来,一会杀鸡杀鸭切猪肉,全指望生力军。

朝阳露出个全脸,屋顶的青瓦片,浅黄色的土坯墙面,映照着太阳的光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谈话声,夹杂食物的香味、劳动忙碌的许多身影……人们着急忙慌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一会儿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马春泥一早上都在忙活,这会儿也招呼起来三个女儿赶紧入桌吃饭。庄满囤扒拉几口饭菜,带领着采购大队一起上镇上采大货去了。

马春泥端着饭碗,撵了一筷子青菜,大声说道:“早晨,我听见母鸡打了三声鸣以后就起来,可能只有凌晨三四点的样子,就怕起得太迟呢。”

引来几位大婶耐心的回应,“那可不是嘛,儿子的头等大事。周岁办得好了,以后顺顺利利的。”

吃过早饭,大家迅速地收拾完毕,领着各自的活计,又忙开了去。杀鸡宰鸭,整理海鲜,捡柴火,切配料……

马春泥和前夫的小女儿牛欣华看着是热热闹闹的一群人,感到十分的新鲜。他们一边干着活,一边和周围的人大声交谈着。活儿没停下,嘴里的话儿也不曾落下。

牛欣华转悠着她的眼睛,感到别开生面。看得起劲了,哪儿有热闹,她就往哪里站去,默默地看大家忙。毕竟她只有五岁,还帮不上什么。

一下转悠到老奶奶弟媳的厨房,是马春妮的婆婆,和她的弟媳、大小姑姑,在谈论着什么。牛欣华偶尔听到她们在念叨妈妈的名字,便驻足待着,竖起耳朵认真听。

“春妮这个人一点都不好,太鲁莽了,急性子。”

牛欣华看到老奶奶弟媳在一板一眼不假思索地说,感到有点震惊,平时老奶奶不在的以后,她也经常和马春妮一起说她大姑姐的坏话,感情是两面倒呗。

“华华,你在这呢,我一顿好找,过来帮忙给弟弟抓周。”

看到她妈妈的第一眼,牛欣华立马把自己刚才的所见所闻脱口而出,当面就是一顿告状。

说老奶奶她们一起在说她的坏话,没等牛欣华说完,马春妮大瞪着眼睛,对着她的耳朵上方,重重地拍了一下。

顿时牛欣华觉得委屈,又充满了疑惑,气气呼地走到另一个地方玩去了。马春妮继续若无其事地和婆婆,叔婆一起淡定地聊着天。

时间将近中午11点,厨房的备菜间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节奏慢了下来,大家稍微喘口气。

宾客陆陆续续地到场,马春妮的爸爸拿了一包礼物,晃荡着高高的个子,瘦瘦的四肢,来到了现场。

距离上一次跑到娘家躲避抓超生的,时隔一年之后,马春泥这才看到自己的爸爸,身形上肉眼可见地又是更消瘦了一些。

久违熟悉的感觉,马春妮觉得温暖又十分的亏欠。受困于经济条件,谁也无法置之身外地享福。

接过父亲手里的一袋礼物,里头有小孩的帽子、鞋子,还有一副银手镯。

马春妮心想,呀,买重复了,自己也给儿子买了一顶差不多的帽子。她深情喊了一句:“爸爸,来啦,路上累不?”

年纪上来了以后,人会变得越来越心软,只是这一句,马春妮的爸爸登时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马春妮拉着爸爸到楼上的厅里去玩,帽子一下就戴在小儿子的头上,银手镯也是迅速地就戴在肉嘟嘟的胖手上了。喜滋滋地说道:“看,外公给你买的银手镯哟。”

继而又喊了几个亲戚,一伙人热热闹闹地抓周。

时间临近中午12点,响过热闹的鞭炮声以后,正式开开席。

二女儿、三女儿入席吃饭,大女儿来抱小儿子。吃得五饱六饱,牛欣华离开了座位,跑过来逗逗弟弟,

这时候前院的楼梯,突然走上来一位身高大约一米四多的老人。

他皱巴着的脸上,双眼紧闭,一手拄着一个竹竿当拐杖,一手拎着一只红色的小桶,起着厚茧子的双脚上没有穿鞋。

老人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上平台,身上带着一种一种怪异的气场。原来他是村里唯一的盲眼老人。

在座的同村乡民仿佛了然于胸,七嘴八舌地说,“阿唛是来要吃的。”

马春妮会了意,拿了一个大缸,跑去厨房里取了好些吃的。有鸡腿鸭腿猪肉鱼虾的,还有早上炸好的带鱼块,走到跟前,把食物倒进盲眼老人的小红桶里。

如此,不请自来的老人,还是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他抬着眼睑,伸出手,摩擦着大拇指和中指指腹,意思是要钱呗。

同村的乡民们看不下去了,强势地喊道:“阿唛得了吧,做人要厚道,拿了吃的赶紧回去,这些足够你吃好些天了。”

停留了片刻,那名被人唤做阿唛的老人,还是笑笑地走了,毕竟他拎来的小桶里还是被装满了食物。他慢悠悠地离开了,消失在平台的台阶口。

院里的人们,继续恢复之前热闹的景象,喧喧嚷嚷,大快朵颐。

马春妮里里外外地忙活着,招呼大家吃好喝好。她爸爸因为身体的不适,常年上火,在吃的方面特别忌口,唯有望菜兴叹。闻着香,但是吃不得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亮以后说分手 终于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谁都知道爱情没有错 只怪我们要求的太多 前两天,在商场里,我突然被一个女人...
    城外的阳光sun阅读 6,378评论 67 393
  • 天边的云渐渐消退,暮色压过头顶,灰黑的天空被两旁的高楼分割的支离破碎.我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傻傻的看天,然后想起华,...
    唐门大少阅读 298评论 0 1
  • 天亮以后,雄鸡一唱天下大白。天亮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的,我终将希望使命如真理般的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但...
    徐小晫阅读 392评论 0 1
  • 去跑步吧,跑步会使身体释放一种物质让你产生一种幸福愉悦感。——题记 凌晨2点入睡,和笨蛋唠叨着对自己的不满以及自律...
    艾米要奋进阅读 291评论 0 6
  • 本文章参加简书官方有奖征文「中秋赏月大会[https://www.jianshu.com/p/aad56103aa...
    紫禁城里的端庄猫阅读 2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