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我辅导的一位学生HZT同学荣获广东省赛区第三名。这让我深感欣慰,师生同心协力,其利可断金。
HZT同学九月份刚进入高中时,表现并不特别突出。然而,在准备“外研社杯”比赛期间,她展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和细心。我本人热爱竞赛,喜欢有竞赛意识的学生,愿意陪伴他们成长。因此,我非常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对于有意愿的学生,我都愿意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九月底,得知班里三位同学进入地区复赛,我激动不已,立刻开始积极辅导。我在网上搜索往年“外研社杯”比赛冠军的视频,下载并转化为文字版,帮助学生分析演讲稿的中心思想、语篇结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打印出来让他们学习。我利用课前时间让他们观看比赛视频,揣摩冠军们的演讲风格、语言语音和语调。对于“外研社杯”中的中华文化因素,我在网络上搜索了100个热门词汇打印出来,分发给三位学生。我甚至自费在主办方的官网“外研U学”购买了一本书供学生参考。
十二月份,地区决赛名单出炉,两位学生入围。决赛前夕,我顶着寒风早起,替她们去听了一场培训讲座,因为她们的父母不在家,她们无法外出。我帮她们拿了一袋演讲培训材料,录了视频,向讲座的报告人要来课件给她们学习。
我为HZT同学修改演讲稿、打印、标注音标、录音纠音......功夫不负有心人,HZT同学也争气,认真配合,专心演练、刻苦学习,荣获广东省三等奖。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的辛苦付出也值得了。
(回想到这里,我心中感慨:周围同事取得成就似乎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就有个同事,闲聊时说曾经有个学生,对竞赛是志在必得。请外面的机构帮忙,花了五位数的指导费用。同事坐享其成,得了个一等奖指导员的证书。反观我自己,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这点小小的成就。现在想来有点心酸呢。)
另一位学生反应似乎慢半拍。她写过稿,拿过来直接让我翻译,我当时建议她自己先动脑、动手自己翻译。我根本抽不出时间搞这种最底层的打稿工作。学生难道不是要自己做这些吗?通过一次次改稿,逐步精进达到提高的目的吗?那次之后,她再也没有来找过我了。在决赛的过程中,我放心不下,去跟进追问,她最后说“妈妈帮我搞定了”。不过这一次获奖名单里还没有她。我希望她在未来,在高二高三的时候能再努力一把,争取满意的成绩。
有些学生英语考试分数很高,对英语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就不参加比赛,叫也叫不动。在这里,我还是想说说我的心里话: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小学初中的比赛结果并不能代表他们在高阶段的水平。随着要求的提高,每个人最好与时俱进,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才更好。在每一个阶段,竞赛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成长、精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如决赛的主题“切、磋、琢、磨”所体现的那样。这个过程培养各方面的素质,比如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学习团队合作,开拓视野,开阔眼界,使自己登上另一个高峰和平台,看得更远更高。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比自己获奖还更开心。
开心,开心,真开心!9月份开始的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广东赛区终于出结果啦!
咱辅导的一个娃,也是咱的课代表之一,HZT同学,荣获广东省赛区第三名。我深深感叹:师、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HZT同学9月份刚进来高中时,也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在准备这个“外研社杯”比赛的时候,很用心、细心、尽心。我自己也喜欢竞赛。我喜欢有竞赛意识的学生,愿意陪伴他们成长。所以我很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凡是有意愿的学生我都愿意尽我所能给予帮助。
9月底,得知自己班里三个同学进了地区复赛,兴奋的我就开始进行张罗辅导了。到网上去搜索了往年“外研社杯”比赛冠军比赛视频,下载 ,把视频转成文字版。 帮学生分析演讲稿的中心思想、语篇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技巧, 打印出来,让他们先朗读学习。利用课前时间让他们观看比赛视频,揣摩冠军们的演讲台风、语言语音、语调。对“外研社杯”的中华文化因素很好奇、感兴趣,网络上搜索了中华文化100个热词打印出来,派给三个学生。我甚至自己出钱在主办方的官网“外研U学”买了一本书给学生看。
12月份,地区决赛名单出来,两个学生入围。 决赛前夕, 顶着寒风起早,替她们去听了一个讲座培训。因为她们的父母不在家,她们就不能外出。帮她们拿了一袋子演讲培训材料,录了视频,跟作报告的人要来课件给她们学习。
帮HZT同学修改演讲稿、打印、标注音标、录音纠音......。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在HZT同学也争气,认真配合,专心演练、刻苦学习,荣获广东省三等奖。本人大感欣慰。本人的辛苦付出也值得了。
(回想到这里,我心有感慨:周围同事取得成就轻轻松松,一蹴而就。就有个同事,闲聊说曾经有个学生,对竞赛是志在必得。请外面的机构帮忙,花了五位数的的指导费用。同事坐享其成,得了个一等奖指导员的证书。 反观我自己,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这点小小的成就。现在想来有点心酸呢。)
另一个学生的反应好像慢半拍。她写过稿,拿过来直接让我翻译,我当时建议她自己先动脑、动手自己翻译。我根本抽不出时间搞这种最底层的打稿工作。学生难道不是要自己做这些吗?通过一次一次改稿,逐步精进达到提高的目的吗?那次之后,她再也没有来找过我了。在决赛的过程中,我放心不下,去跟进追问,她最后说“妈妈帮我搞定了”。不过这一次获奖名单里还没有她。我希望她在未来,在高二高三的时候能再努力一把,争取满意的成绩。
有些学生英语考试分数很高,对英语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就不参加比赛,叫也叫不动。在这里,我还是想说说我的心里话: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小学初中的比赛结果并不能代表他们在高阶段的水平。随着要求的提高,每个人最好与时俱进,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才更好。在每一个阶段,竞赛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成长、精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如决赛的主题“切磋琢磨”所体现的那样。这个过程培养各方面的素质,比如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学习团队合作,开拓视野,开阔眼界,使自己登上另一个高峰和平台,看得更远更高。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