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阅读了樊登老师推荐的《社会性动物》,这是一本著名的心理学家阿伦森父子两人接力完成的一本经典著作。他强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一下《社会性动物》,了解点社会心理学,我们人就会变得更加明智。
书中讲到,对我们的大脑影响最大的是狩猎和采集者的思维,这与我们人类原始社会的生存状态有关。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我们大脑根本不是为了搞明白状况而存在,二是为了生存。它会倾向于尽可能少消耗能量,直接给出答案,所以对于能够抄近道的事情,大脑就尽量抄近道,因此大脑会有很多的固有偏见。、
第一个偏见就是双重标准。也就是我们会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会天然地给出不同的解释,这是第一个典型的偏见。如同样是上班迟到,如果自己迟到了,我们会找出“今天堵车了”“天气太恶劣了”“孩子突然生病了”等一系列外部原因,而当他人迟到时,我们会找出“这人没有时间观念”“工作拖拉”“没有组织纪律”等有关人格的内部原因,这就是明显的“双标”。
第二个叫证实偏见。人的大脑证实比证伪容易。比如我告诉你“你今天出门要倒霉”,如果你遇到一出门就遇到红灯,马上会觉得今天确实倒霉;走两步扭了一下脚,你会觉得今天确实倒霉;然后你一整天都会觉得今天都很倒霉。其实这些事情以前也正常遇到,只是你没在乎,但是当它被人灌输给你,说“你要小心,你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时,你就会产生证实偏见。又比如,有人告诉你,某某人是个睿智、热情的人,当你再去见这个人时,你就会觉得这个人确实是既睿智又热情,非常的好相处,其实这也是一个你在证实偏见,并不是大脑理智的思考结果。
第三个叫自我中心偏见。自我中心偏见也叫做聚光灯效应。比如,你在看一场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中国队赢了,你会觉得因为你今天看了球赛,给中国队加油鼓劲了,所以中国队赢球了,其实,中国队赢球跟你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一种自我中心偏见。比如,你今天穿了一件自我感觉不是太好的衣服,你会觉得很多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你看,大家都觉得你很奇怪。其实,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乎你的穿着打扮,大家根本没有注意到你今天穿了什么,这一系列的心理就是“自我中心偏见”在作祟。
第四个叫消极偏见。消极偏见来自我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保命的一个措施。我们总是会注意到事情糟糕的一面,如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会自然地畏难、抱怨、退缩,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早上起床,看到一锅已经有点糊了的面,我们首先出现的情绪就是这个面都这么坨了,为什么不能稍微迟点烧呢等抱怨的情绪,而不会心存感恩地想,他早早起床帮我准备好了早餐,辛苦了。这些都是我们消极偏见在干扰我们的正常思维。
认识了大脑的固有偏见,我们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自然又奇怪的想法,对那些感性的偏见作出正确的分析,消除不必要的非理性的思维,同时能更好地知道他人的想法,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