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邮寄员时生
这本书算哲学书一类,但是比起一般的哲学书更让人可以顺畅读下去,采用的是青年和哲人之间的对话,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解决青年的问题,青年文的很多疑问可能也就是读者会产生的,哲人也会引用其他哲人的观点,举例,让青年慢慢接受一个观点,读下来不能说有多大的收获,但是有些之前知道的但不太理解的道理,现在知道并且可以理解了,也还是有收获的。
用零零碎碎的时间看这本书差不多花了快一个月,集中时间看的话差不多两天就应该能看完。用kindle确实是方便,轻便随身携带,这是我在kindle上看的第一本书,继续啃书吧。
里面的那个青年很自卑,自卑的他仰望着那些他觉得优秀的人,他想成为他羡慕的那种人,但是想要成为被人本来就是一个悖论,成为了你羡慕的那种人就一定会幸福了吗,就像你有你的烦恼,成为了别人又会有新的烦恼,如果不转换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自卑永远解决不了。
大概是我从小学到现在是完成了一个自卑到自信的转换,很能理解青年当时的感受,小学到现在也有十几年时间了,这个课题觉得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一学,现在的我还是偶尔会有一些羡慕别人不知足的情绪,但是都是良心的了,这些情绪不再让我感到自卑,而是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会转化为行动力。
关于青年和哲人在讨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仔细想想是认同的,人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构成的,人是最基本的元素,很多伤心快乐悲痛幸福,这些情绪很难一个人去完成,都是谁对你怎么了,你对谁怎么了,人际交往越复杂情绪也就越复杂,这也是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一个人呆着不接触外界又容易自闭,接触多了就要学会排解情绪,对于那些别人带来的不良情绪的合理疏导,所以心理学是每个人必学科目,多希望心理学能够从初中开始普及,人格慢慢形成的时候就应该导入一些正确的观念。
关于“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那肯定是不要,但是有时候连自己的期待和别人的期待都分辨不出来,但是不要为了别人而活,自己的人生终究是自己做主呀。
分清楚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很多事就很简单了,一开始不太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那些怎么也改变不了,自己做不了决定或者做了决定也改变不了的,就交给别人做决定吧,不要太过于干涉别人的事,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像孩子和家长,孩子成年了,很多事自己做主,家长不能太过于干涉,而人际交往中,很多事不是那么简单归纳于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只是多了一个观点,让自己接受一些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呀,世界上也不需要那么多不平凡的人,做好自己,管它平凡还是不凡。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每一个刹那都是不可替代。
引用摘抄书中的句子
1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
您是说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4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5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6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7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8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感,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9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10
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依赖”和“他者贡献”。
11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是的,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12
哦,这么一说……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13
所以阿德勒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