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看到一篇文章,罗列了不得不看百鸟朝凤的十个理由:
理由1:大师绝唱,今夕请珍惜
理由2:影帝陶泽如“飚戏”小鲜肉李岷城
理由3:“百鸟朝凤”没那么简单
理由4:辗转两年,上映不易
理由5:“大半个中国电影圈”自发力挺
理由6:奥斯卡金像奖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倾力推荐
理由7:看“中国队长”迎战“美国队长”
理由8:国外巡展,获奖无数
理由9:匠心传承,时代风骨
理由10:五地点映,好评如潮
这十个理由总结起来,基本就一个理由:这是大师吴天明的作品,他们都在说好!
这算什么理由?跟制片人方励的“下跪”都是一个套路!
因为一个导演名字就去看一部电影,我还真的很少做,除非这个导演是李安,因为没见过他有烂片。然而,李安也在鼓励去看这部电影(恐怕也没有导演会站出来拆台)。到电影院时,虽然只剩第一排有座,我还是买票了。
影片是以带着纪念性的花絮和张艺谋、马丁·斯科塞斯对导演吴天明的感怀开始的,作为导演的遗作,这样剪辑无可厚非。但是,这更让我觉得这次观影,是在参加一场关于导演吴天明的追悼会。《百鸟朝凤》是唢呐文化的一曲挽歌,也是导演吴天明的一曲挽歌。
按照中国人的规矩,既然是追悼会、挽歌,是不应该有其他声音的,特别是对德高望重的导演吴天明来说,更应该如制片人方励那样奉上“双膝”,赢得好评如潮,恰似百鸟朝凤而鸣。仰着头坐在第一排排,敬意十足地观影100多分钟的我,且谨言几句。
不完整的《百鸟朝凤》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老唢呐匠人焦师傅看似找到了一位德才兼备、温厚执着的接班人游天鸣,却遭遇传承困境,最后县文化局充当传统文化的拾荒者,把唢呐艺术装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琥珀中。在影片中,唢呐的热闹、生死的寂然以及洋洋洒洒的社会转折,都温情脉脉地得到展现,这些都是影片的灵魂,但是在灵魂之下,却看不到血肉——人和故事。
焦师傅、游天鸣师兄弟、游本盛,他们虽然喝酒、睡觉、下地,可他们却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只是导演借来展现唢呐文化的一个工具。他们性格突出,却是极度脸谱化的,似乎每一代唢呐班主和唢呐发烧友都应该如此。在他们身上,只看得到唢呐匠人,看不到“唢呐匠人”这个名号之下的人本身。要是唢呐换成古琴或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脸谱依旧适用。天鸣的师弟蓝玉和妹妹秀芝身为配角,看似套着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只是没有特色的枝蔓。至于其他角色,包括各种关系和人伦情感,也都是为方便叙述而设定的。
《霸王别姬》、《白鹿原》和《百鸟朝凤》这部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民族的秘史”,前者应该和本片更接近,但是在唢呐这篇“秘史”中,没有塑造出程蝶衣、白嘉轩这样扎实、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曲折、深刻的故事。
这样看来,把《百鸟朝凤》不当故事片,当一部纪录片式的影片看,倒还有一定价值,但是更会遗憾没有在影片中听一曲完整的《百鸟朝凤》。如果影片中的唢呐演奏再是配音的话,这种价值可能还会打折扣。
情怀有余,创造力不足
纵观这部影片,其实只有一个形象,就是唢呐;也只有一种情感,就是对唢呐文化的缅怀之情。唢呐艺术在影片中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在创作时,它却在导演的表达中占着统治地位。正是在这强势的传统文化之下,个体生命变得微不足道,也无需个性,该是什么角色,戴一个什么样的脸谱和行头就是。用影片中焦师傅的话来说,有天分的唢呐匠,吹唢呐是能吹到骨头缝里面去。如果把这部影片比作一曲唢呐,吴导应该还没有吹到骨头缝里去,还没有看到骨头缝里的唢呐匠人。
此外,导演对唢呐艺术衰落的思考也很片面,简单化地把原因推向西洋乐队的入侵和年轻人的浮躁。影片中那些肥头大耳的中号演奏者、身材性感的流行音乐歌手、以及围过去看美女的墨镜青年,都在一定程度上被丑化,刻画成俗物。在试图批判社会转折时期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时,影片还不惜把唢呐往“雅”上面拔了一下。在千年前的唐朝,白居易感叹古琴没落,就已经在这样思考,如他在《废琴》中写道:“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不同的是,古琴在历史上,确实一直都是清雅之物。
其实,每当谈到节日习俗消失,其他传统技艺继承人、受众变少,传统文化倾颓时,很多人都会直接归咎于社会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很少有人在从这些传统文化自身去找原因,比如说到汉服的没落,很多人开口就是指责汉人忘本,从未想过汉服本身的问题,也没想过自己所认识的是汉服还是只能叫古装?汉服是有等级的,颜色不同、布料不同都代表不同的身份,不是随便淘一身长衫,头饰、鞋子乃至身体都不相搭,就喊着复兴传统文化;再比如这影片中的唢呐艺术,教学关系落后、粗野,缺乏梳理和提炼,演奏四台、八台和《百鸟朝凤》时的道德等级划分僵化,而且这些旧规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局限于一套体系之中……
唢呐,本身就是一个老旧的艺术,再以一个老旧方式把它框起来,只能说是情怀有余,创造力不足。这真是一件伤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