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德国73天。
今天做一回标题党哈。适逢周末,感觉自己从焦虑的状态中逐渐恢复,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疯狂刷小电影的举动,不禁哑然失笑,就回顾下这几天我的沙雕行为吧。
如图,有人失望了吧?以为是blue films?Too young too naive!就是那种把2个时长的电影压缩到几分钟来讲出电影基本情节的。我想我过去10天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恐怖片应该刷完了吧......
我就纳闷了,这些小电影的题材局限在恐怖片上,其余的主题只能算配菜,真想不到每年世界特别是岛国出产这么多恐怖片?我平时是一个对恐怖片无感的人,除了林正英的《僵尸》系列其他的就很少看了。
对“看过”的片子归类一下,“因爱生恨”的主题占了一半以上。所以以后不要抱有太深的执念/怨念,那些冠以爱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在导演的安排下脑洞大开,总之撕开爱的标签,底下隐藏的全是嫉妒、猜忌、恐惧、怨恨,往下我不敢想了,爱一个人如果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那就完全偏离初衷了。
抛开那些阴魂不散的鬼魂不谈,其实最可怕的还是人自己,剧本演到最后发现那些可怕的恶鬼全是人扮的。
如果把这些题材各异的电影和制作它们解说的小电影联系在一起,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人类(性)中的贪婪、自私充满了嘲讽。一部2个小时的片子剪成5分钟,如果以后看电影或者其他事情要参照这样的模式,这种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式的欣赏,那我宁愿选择拒绝。
想起深圳梵高村的故事,梵高村每年接到成百上千有关梵高经典名作的订单,诸如《星夜》、《向日葵》等代表作犹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源源不断,画家们一开始是生活所迫,但随着画技的日趋精湛,连国外的同行都专门前来向这些泥腿子出身的画师讨教经验、技法。这些画作的人们和看小电影的我本质区别在哪呢?
画师们小有所成,前往欧洲瞻仰梵高大师的真迹,“悟道出师”,进而做出更好的作品,而我是应该继续做个看客还是像这些已经升华了的画师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