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小舍得》,作为家长,我看出了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作为老师,我看出了对语文课的担忧。各种“升学面试”看奥数,看英语,看特长,唯独没有以“语文”有关的方面作为参考标准,语文,不值得被重视吗?
争来争去,有没有想过,人生追求的东西很多,好的学校,高的分数这些于我们的人生相比,其实很微不足道的。而语文课,于我们而言,学到的东西可不仅仅是分数的问题,正如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人生该懂的,我们都在语文课上学过了。
你想想,作为学生,你有多久没好好上过一堂语文课了?
我也在静心思考,作为老师,我有多久没有好好上过一堂语文课了?
语文课是什么?语文课是美术课,户外课,写作课……
《同一堂课 经典语文》这本书,实则是一堂语文课的拓展课。它解答了语文课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该怎么教。作为一个老师,我看得心潮澎湃:我也想让我的语文课堂变成这样。
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想让孩子们在户外,找找何首乌,看看斑蝥,听听鸣蝉,尝尝覆盆子,甚至可以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百草园,这幅画该多美;讲到《狼》时,让孩子们扮演一下狼,揣摩一下狼的心理,再分享一下自然界动物的“聪明手段”有哪些,这堂课该多有趣呀;讲到《我的母亲》和《背影》时,我也很想跟孩子们分享一下我的母亲和父亲,难道孩子们不想谈谈自己的父母亲吗?这些带着只能真诚的情感写出来故事那一定很有趣,无论是悲是欢,我们总会在分享中获得慰藉,这,不就是语文课的意义吗?
语文课里有什么?语文课里有戏剧,有戏曲,有音乐,有……
这些代课老师,有作家蒋方舟,麦家,刘震云,有演员濮存昕,惠英红,蔡国庆……每个代课老师都有各自丰富的经历,虽不是专业老师,但是,从自身特长切入,给学生的语文课带来了一股新流:语文课可以很丰富,里面不仅仅是汉语拼音,不仅仅是语法文章,也可以是戏剧,也可以是戏曲,甚至可以歌曲,可以用一切形式来演绎语文。
每一个都可以是语文老师,你上一个老师的语文课,你就能感受他的人生。
科班术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语文老师”,因为,在应试教育系统里,对一个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考核还是很严苛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语文老师,“学无定法”,教学,亦无“定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如这些代课老师,或是演员,或是作家,或是歌唱家,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自身的修为,不仅仅是知识修养,更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他们把他们的经历揉碎了放在课堂里,让这一节课更丰富,内涵更深厚。
反观当下,我们的语文课有什么?有大纲,有题型,有套路,有陷阱。真正的语文教育本不该是应试教育,而更应该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