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清清
01
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留意过,自己大多是处于什么模式呢?有的家长经常用说教的方式,有的家长经常用控制的方式,有的家长经常用责骂的方式。而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用欣赏孩子的方式。
下班回到家,听到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咪咪很开心地跟爷爷介绍上一次她帮我晾衣服的情况。
“是哦,咪咪很厉害的,咪咪很希望帮妈妈的忙,而且从过程和结果来看,也做得很好呢。现在咪咪是要帮爷爷晾衣服,是吗?”我很及时地在爷爷面前欣赏孩子的积极性。
“肯定啦。”咪咪提起装了干净衣服的桶就往走廊走。我赶紧走出去帮忙。我帮她拿起衣服,她把衣架套在衣服上,然后再拿晾衣杆把衣服晾到高处。
“我觉得我好幸福啊,我怎么有一个这么愿意干家务的孩子呢?”
“是呀,我就是一个很喜欢干家务的小能手。”咪咪很开心,大概是因为我看到了她积极的行为。
欣赏孩子,帮助我培养孩子更有愿意参与家务活,更有家庭责任感。生活中,记得多使用哦。
02
周末,我和七岁的女儿两人在餐厅吃饭。吃到一半,我决定加一个甜品。这家餐厅是在入口先点餐付款再上菜的。女儿提出,要独自帮我点餐。
我同意了,告诉她我要点餐的菜名。女儿迅速重复了一次菜名,我马上欣赏她专注和记忆力很好。然后我打开手机的微信支付功能,把手机交给她,并提醒她排队时注意保护好手机。
我目送着女儿开心走向点餐处。她前面排着三个大人。我看到她很有礼貌、很安静地跟在后面,也看到她时不时回看我。每当此时,我都用目光和微笑回应她,并向她一次次竖起大拇指,向她输送鼓励和力量。
轮到女儿了。点餐的柜台比她还高,我看到她很聪明的从旁边叫了一声服务员,然后把手机递给服务员。办完所有事项后她开心地走回来。
上菜的速度很快,五分钟后甜品就送上来了。女儿很开心:“妈妈,我觉得太神奇了,我成功帮你点餐了。”
“是呀,妈妈很欣赏你想做的事情会马上提出来,并且马上行动,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做到了。好棒!”
欣赏孩子,帮助我培养孩子更有独立性,更有自信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生活中,记得多使用哦。
03
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班级活动,包场看电影。本来我计划活动后去银行办点事,还专门和她说了。
活动后,我发现刚好她有个同学和我们住同一小区,于是我们决定坐他们的车一起回家。上车后不久,女儿突然想起我要去银行办事的事情,提醒我是否要去办事。我想了一下后说:“谢谢你提醒我,我都完全忘记了。下次再办吧。”
下车后,女儿突然说:“妈妈,今天我有一件事情特别欣赏你。”我很有兴趣,她发现我什么优点了?
女儿眨着明亮的眼睛,笑着说:“妈妈,我发现你也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爱心的人。刚才在车上,你马上就想好了要怎么做,证明你很有主见。同时,你为了不影响别人的行动,决定了不去银行办事,证明你很有爱心哦。”
坦白说,那一刻,我心中真的很感动。姑且不论女儿对我的欣赏是否到位。但是,我能感受到,因为我经常欣赏她,这种行为举止透过我的言语逐渐走进她的内心深处。所以她也越来越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愿意表达出来。
欣赏孩子,帮助我培养出一位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孩子,孩子更有正能量,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生活中,记得多使用哦。
04
欣赏和表扬是不一样的。家长们要注意区分这两者的不同。表扬是表面上扬一下,有点像把孩子的自负尾巴拉起来的感觉。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是整个班最厉害的人。”
像这种没有事实,只是纯粹地说孩子很厉害的做法就属于表扬。而欣赏是带有事实基础的,在孩子具体行为的基础上去欣赏孩子这个行为背后所具有的品格。
这种欣赏能让孩子知道,她的行为和品格是被看见的。因为被看见了,获得了价值感和意义感,所以孩子更愿意不断去呈现出来。我相信,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予她欣赏,向她传递爱,她便越能不断良性循环,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欣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吧!
(图片来源6Q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