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女儿的一次家长会,又听到“父母是有时效的”这句话,确实,作为父母,是有时效的!同时还有两句“女大不中留”、“儿大不由娘”嘛。也说明了作为父母的时效性问题。
根据孩子的成长,各个父母的时效长短会有所区别。有的长些,有的短些,这取决于孩子的接受度和父母的介入力。随着孩子年龄及智力的增长,会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会不同程度表现出不愿被父母管束,很多事想自己做主,于是,父母越来越成为了旁观者。除了经济上仰仗于父母,心理上可能越来越排斥父母,越来越多的想保存着自己小秘密,宁可给同学、朋友们说,也不愿让父母知晓,并想与父母划出一定的权利边界。
最近,陪女儿看了一部很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这是一部温暖而励志的电影!起初,我是先看了这部电影,觉得好并且适合女儿看,才让女儿看的。一直以来,针对每部电影,我都会先看下或者先看下介绍或者先问下已经看过的或者咨询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某部电影是否适合小学生的女儿看,在得到肯定答复时,才带女儿去观看。因为现在的电影或者电视不整点床戏、亲吻镜头,好像就不叫电影似的,这是一个怪现象!得治!而《摔跤吧,爸爸》,丝毫没有那些镜头,但一样不影响它的被追捧程度!该剧男主角的妻子生下四个孩子,如果这一情节放在国内电影,非得生搬硬套整点那些一家人不能愉快坐在一起观看的镜头。因此,关于电影拍摄手法,我们国内的从业者还应像别人多学习,别再糟蹋那些想追求艺术的演员了,让我们艺术的归为艺术,俗气的归为俗气吧!求你们了,多拍些一家人都能够坐在一起而不会感到不适的电影、电视吧!
再说电影本身,该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剧中男主角曾是印度全国摔跤冠军,因国家支持少,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他喜爱的摔跤运动,而这一梦想却一直根植于心里。于是,他将这一梦想寄托于儿子帮他完成,但事与愿违,他盼望的儿子没能到来,所到来的却是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已经破灭,但一次不经意的小事,即两个女儿把两个男孩打的鼻青脸肿,意外的让他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又重新点燃了他追逐梦想的希望。为此,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白白浪费,像其他印度女孩一样洗衣做饭过完一生。于是,他用自己的方法训练两个女儿,换上短裤,剪掉长发……最终,两个女儿在其培养下获奖无数,其中一个女儿还取得了世界冠军,实现了父亲的梦想,为国家争得了荣光!其间辛路历程,多次让人热泪盈眶。
剧中的严父慈母,以及有些叛逆的女儿,都演的非常到位。父亲的严,严的温暖;母亲的软,软的可爱;女儿的抗争,抗到最后还是得怪怪顺从,因为父亲的目的不想让其仍然像其他女孩一样早早嫁人,没有自己,而是让其承担着改变世俗的眼光,改变整个社会对女人不平等的待遇。有了这个默契,但要达到则通过了一定外力即婚礼中早早嫁人的小伙伴的点醒,于是,父女的梦想有了一个契合度,女儿认可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目标一致,余下的训练便顺畅了,取得好成绩也就好办了!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教育,父母与子女的想法脱节,父母希望子女达到的,子女可能并没有那个基因或者天赋,也没有良好沟通,如果强加,可能适得其反。作为父母,总以为自己没有实现某个梦想是受当年物质条件影响,现在条件好了,儿女完全可以去实现或者达到以前自己想达到而没达到的目标。然而,可曾想过,自己以前的梦想是否还适合儿女去实现?天赋、兴趣等是否具备?剧中,父亲发现了女儿具备摔跤这一天赋,于是才往这方向培养。作为父母,发现儿女的某项特长并按其特长予以培养,可能会成功,但也不一定全成功,偶然性和必然性都需要有,必然性则需要坚持梦想并朝着梦想努力,偶然性则需要一定的外力也可叫着运气。然而,要想发现孩子们的特长,陪伴则尤为重要,只有多陪伴,才能尽可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在陪伴中,多些沟通,争取对目标达成一致,以愉悦的心情慢慢去接近梦想。在需要陪伴的时候陪伴,在需要沟通的时候沟通,在父母有效的时间内做父母应做之事,这样,方好。
看完这部电影,叫女儿写个观后感,起初不写,便以去天街玩耍为条件,于是,花了半小时写下了下面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