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些常用词语的出处与本义,
有趣的是,现在大家常用的含义往往与本义相距甚远,比如:
大家常用而有所误解的概念
君子
君子本指贵族,自孔子后才指有修养者。
在《论语》中出现的君子常常有不同的含义,
譬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有修养者,
而"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是指贵族。
维基百科:
"君子的本意为“君之子”。中国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邦国。诸侯称国君,国君的儿子称为君之子,即君子。因各诸侯国的君子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文化、品味和修养水准都很高,后世也将道德水准品德修养很高的人誉称为君子。孔子对君子进一步做出标准和规范,使得君子正式成为一种道德评判的标准。"
中庸
常在现代的文章中发现"中庸之辈"这个词,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反脆弱》中文译本:
"还记得第9章吗?尼罗一般只与看门人和学者打交道,很少理睬中庸之辈。"
这里的中庸含义是"不上不下,中间路线的平庸"。
但实际上,中庸既不是中间路线,也不是平庸。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庸者,用也,可以理解为方法。
结合起来呢,可以理解中庸为"处事合适的方法"。
和
现在我们说"和",会认为它代表什么呢?
和平、和气?
《论语》里说"礼之用,和为贵",其实不是指一团和气,而是合适。比如与人有矛盾有冲突,不是虚伪的保持和气,而是遇到冲突用合适的方式处理,并非隐藏冲突,即使有冲突,仍然可以用合理、合适的方式处理。
这方式既包含安抚退让,也包含杀伐果决。
礼义廉耻
原来"礼义廉耻"的本义并非现代人通常理解的那样"仿佛是一种等级制度与道德要求",
而是"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礼
不只是表面形式的礼貌,是节制;
义
不是两肋插刀,也不是正义,是合乎公理,略近于公义而又不尽然;
廉
不是清贫不贪,也不是"两袖清风",倒有两种理解,一者近乎"扫清天下浊",一者认清真正的自己,不掩盖缺点;
耻
不是羞耻,是不将就于勉强。
出自《管子》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经典
经
字典中说: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刵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治理,管理: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通过: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禁受: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经脉。经络。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经。曾经。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经"是织布时的竖纱,在织布时移动纬线,而经线不变,所以"经"的本意是不变的事迹,是永恒真理。
典
字典中说: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指典礼:盛典。大典。
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典"是书籍,下面是两个人托着,意即以为依据的书籍。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乙酉(阳明先生时年五十四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是常道也,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辩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辩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匄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既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论语》
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原意三思过多,两次便可。现在却以三思为褒义。
“再”,计划一次,检查一次。
还可理解为另一种方法作为印证。
见义不为,无勇也
即“见义勇为”的出处,但仔细想想,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与直接“见义勇为”相比,“见义不为,无勇也”不觉得多了一层反思吗?(联系上文,这不是一种"再"吗?)
愚不可及
【出处】: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今义:形容愚笨到了极点,贬义。
但在原文中,其实是褒义,说在世道不平时可以明哲保身。
文质彬彬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
后世之意已经偏离原本文质平衡的含义,过于文。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现代理解儒家往往都是认为这帮酸秀才汲汲于富贵,“学而优则仕”,但实际上孔子的理想却是"在沂水里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有前提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言必信,行必果"在儒家看来其实没那么重要,"义"更重要。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以德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君子固穷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庄子》
夏虫不可语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现在常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狭隘。但原义其实是比喻人的见识受时间条件限制,更接近于一种怜悯它的局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后世“学海无涯苦作舟”,说学海无涯,要刻苦努力。
而庄子原意却是:人生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庄子 得意忘形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道德经》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自译: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之人,陆上行走,不会遇到恶犀猛虎,从军也不被武器伤害。犀牛无处投角,老虎无处伸爪,武器利刃也无缝可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是道家的理想国家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