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这样读
《济南的冬天》继续。
围绕“温晴”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孩子们的自读显然是碎片化的,还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曹麒的发言,似乎给了大家启发。学生思维的堵塞,还是让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读!
很多文字背后的东西,需要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这需要教师做一些朗读活动设计。这样的几个点:
一
改文比读:
原文: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改文:我这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我这个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改文与原文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把“像我”独词成句?
二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斜体部分稍微加重语气。读出对比,读出作者心中的济南冬天,试着进行描述。
2.读好最后一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比读:“济南算个宝地。”
3.填词概读: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是温晴的,冬天的济南真得算是个宝地。
济南的冬天,是奇迹,是怪事,是温晴的,冬天的济南真得算是个宝地。
三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是新教材的第二小节,很显然,把这一段从老教材的第二小节中分割开来。这是有其目的的。我没有查到原文。不论是原文是这样,还是编者的加工。我想这里一定是个教学点。
1.这一段话为什么要与第三段割裂开来,单独成为一段呢?有什么作用呢?
2.你怎么理解“理想的境界”?
曹燕、小陈果的发言都是可圈可点的。
3.比读一组句子:
A.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这真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真是理想的境界啊!
孩子们自己尝试着读,同桌齐读,师生共读。在这样的朗读中,辨识句子,体会情感,课堂里弥漫着浓浓语文味,洋溢着快活的空气。
没有设计的朗读活动是无效的;没有指导的朗读,同样是平淡的。